惡搞北韓領袖金正恩的美國電影《The Interview》搞出滿城風雨,發行這套電影的Sony,由因北韓方面武力威嚇,不敢讓電影上映,到為了捍衞言論自由,成為歷史上首部戲院、互聯網同步上映的電影,可以見到美國人在捍衞言論自由上的決心。
筆者透過互聯網觀看這部電影,無可否認,電影的對白充斥英文四字經,大量有味笑話和情節,在某些自許高尚的所謂評論人眼中,這是低俗的電影,不值一提,甚至沒有捍衞言論自由的光環。但對筆者此等看港產低俗電影長大的香港人,《The Interview》正正是港產片中失去了的片種,亦反映香港的言論自由如何被香港某些人自我閹割。
像這種藉惡搞共產專制政權,順便大搞各類惹笑,甚至大玩屎尿屁低俗情節的片種,香港人並不陌生,因為香港在一九九七年主權移交前,本來就有很多這類電影,甚至電視節目。像張堅庭甚受歡迎的《表姐你好嘢》系列,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甚至無綫電視相當受歡迎的搞笑節目《笑星救地球》,都有九七前後的環節,對共產政權各類光怪陸離的事嘲諷一番。而無可否認,這是港產片的黃金時代,港產片的票房屢創高𥧌,就算有不法分子賣盜版碟都好,不少香港人都願意掏腰包進戲院看電影。
但是今天,無論周星馳還是張堅庭,都不會再拍拿共產黨來開玩笑的電影,很多拍過這類電影的導演或編劇,都為了自己能北上拍合拍片,政治立場變得十分親共,甚至已經不像香港人。就算有人肯拍稍為嘲諷中國光怪陸離文化的電影,也會被一些文化打手惡意攻擊。大家還記得彭浩翔執導的《低俗喜劇》,怎樣被北京來的大學生賈選凝攻擊嗎?賈選凝還要因攻擊《低俗喜劇》的影評而得到藝術發展局藝評獎。如果金正恩要攻擊《The Interview》這套低俗程度不比《低俗喜劇》為低的電影,賈選凝肯定是北韓勞動黨宣傳部門要找的人。不要忘記,《低俗喜劇》已經沒有觸及政治內容,嚴格而言,像《The Interview》般狠狠拿政治來開玩笑的,就只剩下每年黃子華的棟篤笑。
美國電影公司因受北韓武力威嚇,差點不敢將《The Interview》公映,固然是美國言論自由史上的一大悲哀。只不過,香港沒有受到像北韓般的威嚇,無論電影公司還是電影人,自己放棄了拍攝嘲諷中國共產政權,甚至香港特區政府荒謬之處電影的權利,那香港五十年不變的言論自由,不正是像英治年代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所講:「我感到憂慮的——我要盡力強調這點——我感到憂慮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權會被北京剝奪,而是這項權利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裏。」而香港人,正是自身言論自由被剝奪中而懵然不知。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