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期間大規模翻檢張愛玲的文字首飾箱,自覺喜氣洋洋,不禁想起數周前有一晚上九樓宵夜,主人陳女士高興起來忽然展覽她收藏的玩具,冰山一角也令我們這些朱義盛幫大開眼界,我算是天生對石頭冷感的,亦遭排山倒海的光芒閃到目定口呆,可見珍珠瑪瑙火鑽的魅力,從來所向披靡。巴蘭欽有支作品叫《珠寶》,分為《祖母綠》、《紅寶》和《鑽石》三段,沒有劇情只有不同顏色營造的氛圍,靈巧的編舞家以手工藝人的孜孜不倦,將舞者打磨成教人讚歎的藝術品,大概是他舞蹈中最為廣傳的一支,全世界收購的大小舞團數之不盡。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數年前選作歲末節目,像老派中國人拜年說的金銀滿屋,與一箭之遙的老佛爺和春天百貨櫥窗互相輝映,真是應景得很。
每年聖誕前只要抽得出時間,我都興高采烈返老還童,專誠跑到兩家大公司飽餐眼睛冰淇淋,混在貨真價實的小朋友群中嘩嘩嘩。通常兩大叮噹馬頭,但今次前一家的怪獸設計好後一家太多了,一哥是誰不言而喻。張愛玲《道路以目》大談櫥窗,那句「櫥窗佈置是極有興趣的工作,因為這裏有靜止的戲劇」雖然原則上沒有錯,用在巴黎一年一度的櫥窗嘉年華卻完全不適合:鎖住的戲劇並不靜止,賣點是櫥中充滿活動,機器操控的玩偶飛天遁地無所不能──難怪3D電影在法國引不起熱潮,他們的品味自幼就被寵壞了,所以不屑假的立體。至於「這一類的街頭藝術,再貴族化些,到底參觀者用不着花錢。不花錢而得賞心悅目,無論如何是一件德政」,則放諸四海皆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