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好老闆,首要條件,就是承認自己「冇用」。這一點,東豪公開做過了。其實他才是全城最接近勇武的人,正所謂「知恥近乎勇」。
東豪要從恐懼中走出來,一開口,就做到了。雖說重建「立場」工作艱巨,但好歹也有一班忠心耿耿的夥計和星光熠熠的董事。別人笑東豪龜縮,乜場物場遍地開花,但在過去數天,新加入的員工,一個二個細數自己在雨傘運動中的戰績,曲線叫大家可以懷疑老闆,但不用懷疑一眾忠烈之士;單是這一點,香港就已經無人能及。東豪身上我見到了劉備的影子,手下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悍將,個個都將自己的命運押上了。香港網上意見領袖當中,就只有雲根國師,有位追隨其左右的昭明公主,舉盾衞城邦。
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或者一件事的社會價值,全憑別人怎樣對他和它如何評價;越多名人讚不絕口,地位和價值就越高。試想,假如連畢菲特也出來說:「請讓時間去證明滬港通對香港的價值。」上星期梁振英和李克強講到這個題目時,也不用如此尷尬。所以,還是老生常談的一句:「在這個社會,要成功,識人緊要過識字。」
「不過,當群情洶湧,人人口諸筆伐,又如何?」公關界有個說法:no news is bad news。解釋之一,就是做甚麼都沒有人談論,白白浪費功夫,失敗。解釋之二,就是高手有能轉危為機,借力打力。東豪的立場,在數小時之內,惹來各種乜場物場爭相仿效,是為一時佳話,自己也多了陪襯,是難能可貴的免費宣傳。再者,見到新加入員工那份無悔無怨,外界的任何批評嘲諷,都只會變成團結《立場》的力量。東豪只要不動如山,或者繼續行山,就更顯得他的超然。我想,在這一刻,最葡萄的那位,應該是梁振英。
可能有人認為,東豪不參選,是香港政治舞台的最大損失。儍豬豬,你可知道當造王者,比起當皇帝更過癮?當年,曹操脅漢室天子以令諸侯,也是劉備事業最順境的日子。
從政和參選,是兩回事;真正懂政治,才明白影響力才是真正實力,席位如過眼雲煙,庸夫才狗追。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