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灣仔囍匯和九龍城曉薈成了「高級劏房」的奇則代表作;時光飛逝,2014年又來到了尾聲,今年各地產商亦繼續奇則盡出,讓買樓自住的小業主大傷腦筋。當中最令人咋舌的,莫過於廣泛採用開放式廚房以及大建迷你單位。
不少新樓的開放式廚房基本上只配備一列超細廚櫃。灣仔囍匯不少單位的廚櫃只有約1.7米闊;大坑COHO也只有1.885米闊的廚櫃;南里壹號只建有1.65米闊的廚櫃;長沙灣曉悅的廚櫃更只有1.325米闊,這些單位的開放式廚房,只配備小洗滌盆、單頭電磁爐、迷你雪櫃,可供準備食材的枱面相當有限,只適合不常煮食的人士。極度狹小的廚房空間也局限了居民煮食選擇,長遠只會令住戶更頻繁地外出用餐,變相推動附近食肆生意之餘,居民的膳食開支也會大幅上升。
近年樓價高企,很多發展商為了壓低價格,大舉建造迷你單位(即「高級劏房」),大埔嵐山的所謂「1+親」組合單位之「劏房」部份實用面積最細只有177平方呎;而西營盤的AVA128最細單位同樣只有177平方呎;長沙灣曉悅最細單位就是193平方呎;而土瓜灣的利.港灣18則提供215平方呎的迷你單位。這類單位即使每平方呎售價偏高,仍能以低於400萬元的樓價吸引上車客入市,銷情大熱。
不少人預期樓價會節節上升,明知物業質素較差,都寧願先上車安居,這種情況反映了政府的房屋政策已經失效。要解決問題,政府必須控制樓價增長與增加可居住樓宇的供應。
地產小子
http://propertykids.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