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兒女懂性開始,他們在平安夜會把聖誕襪掛在床頭。每一年,我都預早買一些糖果,待他們睡了,便悄悄把糖果放進去。
小兒的堂弟常常在聖誕來我們家過夜,兩男孩一覺醒來發現聖誕老人來過,喜不自勝。後來妹妹加入,更是熱鬧,三個小孩睡前興奮不已。有一年更說,今晚不如不要睡,要等到聖誕老人來。
有一年,他們給聖誕老人寫信,列出希望得到的禮物清單,臨睡前滿心歡喜放進襪裏。「聖誕老人」當然沒理會,禮物依然是見慣見熟的糖果。兒子漸長,開始對這環節失去興趣,妹妹卻仍是痴心地期待着。
那兩隻用了很多年的聖誕襪,漸漸失蹤了,事前也沒有專誠去找,哥哥只以一隻上學的白襪代替,愈來愈潦倒。
他已是中一生,本應一早揭破真相,但他沒有。今年我見他們遲遲沒提起,以為不來這一套了,誰知聚會後深宵歸家途中,他們才說要掛襪。雖然兒子已知道「真相」,仍然樂此不疲。他告訴我,他是今年才想到聖誕老人是誰,果然是個傻小子。
糟了,沒買糖怎麼辦?待他們睡了,兩隻襪已掛在床前。正發愁,忽然心生一計,找來兩張美美的便條紙,把要送給他們的東西用google translate翻譯成芬蘭文,下款煞有介事寫着Joulupukki(聖誕老人)。
聖誕老人開單,由媽媽兌現,女兒竟然收貨,又過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