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清場後,心裏總有條刺,即使生活如常,情緒依然壓抑。天賜女兒身,不必為保面子忌憚哭笑,但總要找個積極方法排解鬱悶。何韻詩選擇了麵包禪修,園藝治療師學生「青蛙王子」池星海(Joe)則教人以藝術忘愁。
記者:彭海燕
攝影:梁志永、楊錦文
在美孚村屋長大的Joe,自幼情迷毫不起眼的小草。回想童年,那裏環境清幽,屋外小河水聲潺潺,孕育了無數小生命,包括他最喜愛的青蛙。物換星移,美孚發展步伐迅速,昔日景致早已換了模樣,令Joe只能在微園藝中,重塑心目中的綠色世界。「我很喜歡青蛙,家中曾飼養20個品種、超過30隻青蛙。坊間有些青蛙屋會用假植物裝飾,我則提倡用真的,因此常常翻看相關書籍,了解其原生環境,以及蒐集相關植物。」
培育幼苗 落區撐婆婆
由於忙於打理,Joe的家中如今只餘一隻角蛙(小圖),但青蛙帶來的影響延續至今,「濫伐林木讓地球面臨威脅,我希望利用適合香港生長的植物,如粗生的苔蘚或浮水植物做園藝,教育孩子不要把生命看作電子寵物,要將樹苗種植在下一代的心中。」
閒時,Joe會在社區教導長者拼砌盆景,過程中發現園藝有治療功效,一些不良於行的公公婆婆,可從小盆子窺探大自然,平靜身心。Joe因此受到啟發,離開設計行業,修讀園藝治療課程。「課程幾乎都是女生報讀,很少男人,我是特例。我小時候讀書成績不好,沒機會考入漁農署,現在算是彌補兒時遺憾吧!」
節日盆景動手做
聖誕過後,與其把小飾物掉進垃圾桶,不如加入盆景,為綠色植物增添節日氣氛。
1.掃走樹苗根部的泥土,修剪橫根讓其向下長出新的樹根,但切勿剪掉主根。
2.把根部修剪成錐形後,放進玻璃盆內,加入泥土後輕輕壓實,並放一點碎石鞏固植物。
3.加入松果、石塊及聖誕裝飾等飾物,最後鋪上幼砂及星形彩紙,營造降雪效果。
4.在樹幹旁加水,濕潤泥土,加玻璃罩防止水份流失。每兩三日可檢查一次,若泥土乾掉便要加水。
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Luckycloverland/790333771025190
專業資格:園藝治療師 訓練400小時
園藝治療是藉着室內或室外活動,提升體力及關節活動能力,有助減壓和舒緩緊張的情緒,並非身心受創才要接受治療。香港的園藝治療尚在起步階段,學員多為女性;若要取得助理園藝治療師資格,需完成200小時專業訓練課程,註冊園藝治療師則需完成400小時課程。
男人不哭? 一起開心舞 彈走抑壓
藝術治療還有其他形式,如同樣剛在香港起步的舞蹈治療。荷蘭籍高級註冊舞動治療師Zvika Frank,擁有31年經驗,曾在荷蘭精神病院執業,他認為怕尷尬是過程的最大障礙,「舞蹈治療不講美感,未受過專業舞蹈訓練,一樣可以參與。治療師的職責,是觀察和聆聽參加者的心事,誘導他們以身體抒發潛意識。」當中,註冊社工許德城(Alex)是唯一一位男學員,「男人較難表達內在情緒,平日不會無故哭泣,因為要工作要生活。但來到治療室,可以容許自己生氣、哭泣、難過,毋須壓抑。我在治療過程發現腦海累積很多不快回憶,例如兒時與爸爸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