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古有后羿射日,今有IT人「打」日。居於元朗的錢先生(Matthew)愛「打龍」(攝影),今年內更定時、定日、定點拍攝太陽,再以叠相方法合成由55個太陽組成的8字形香港「日行迹」,當中包含24節氣日的太陽位置,近日成為天文攝影熱話。梅雨季節加上陰晴難定,曾經令他失卻毅力而想放棄;他希望「頭永遠唔會望向天」的繁忙香港人,多些感受星空和雲日。
Matthew「那些年」時愛拿着菲林相機周圍拍攝,1997年搬遷前的啟德機場和飛機,是他金盆洗手前最後作品之一,之後因結婚和兒子出生而放下相機,更把相機和鏡頭賣掉;直至2008年買了一部數碼相機,才再開始拍攝。他居住的元朗某屋苑,東面無遮擋,可看到蠔殼山,遠眺大帽山,晚上較少光害,因而開始拍攝夜空和日月。
拍攝香港日行迹(Analemma)計劃始於去年冬至,「外國有人影過,日本、台灣都有人影得好靚,開始諗香港可唔可以影吓呢?」他先試拍攝數日,確定太陽最低位置後,便展開這場考驗毅力大計。
呈8字形因地軸傾斜
他選定拍攝時間為早上7時半,並在居所樓下花園同一位置拍攝包括太陽和建築物的相片;他每周會拍攝一至兩天,當中包括一年24節氣日。他最後將一年內拍到的55張相,用圖片軟件叠起來,合成了有元朗景觀的日行迹,可看到包括節氣如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當日太陽早上7時半位置。
日行迹呈現出一個上小下大8字形,他解釋是因地球自轉軸有傾斜23.5度,並以一個橢圓形軌道繞着太陽公轉,因此就算每日同樣7時半觀測到的太陽,所在位置都不相同。
8字形右下角看似有個較大缺口,應是欠了2月份一、兩個太陽相片,他指這便是最大困難,「香港2月份好多時天氣都唔靚,成半個月都大霧,見唔到太陽,影影吓覺得都有機會影唔到,諗過唔再玩」。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放棄。Matthew的作品獲得不少同好讚好,「都好開心,相信香港好多朋友都有影過,只係冇擺出嚟」。
他說不少香港打工仔都很忙,「頭永遠唔會望向天」,希望這些關於天空的相片,「可以感染吓啲朋友,去留意自然現象,當好天時感受吓星空、留意日月星雲,對個人都好有幫助」。
■記者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