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際回顧】
2014年,是動盪和多災多難的一年。
中東戰雲密佈,「伊斯蘭國」崛起,令本已不穩的敍利亞和伊拉克亂上加亂;東歐亦人心惶惶,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對烏克蘭地區虎視眈眈,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都擔心會成為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一個獵物。
今年還發生多宗震撼全球、令人扼腕的海難空難。馬航MH370客機神秘失蹤至今,機上239人下落不明;MH17遭擊落,298人無辜喪命。南韓「世越號」海難,295名乘客,大部份是中學生,因為聽從船長指示留在船艙未有及時逃生,喪失寶貴性命。
最慘絕人寰:韓世越號海難304死
南韓客輪「世越號」4月16日載着476人由仁川駛往濟州,途中因超載及突然轉向,船身傾斜沉沒(圖),304人死亡、9人失蹤,另逾百人傷。遇難者大多是結伴到濟州旅行的檀園高中學生,他們慌亂中聽從船長李準石的話,留在船艙待救而送命。
李準石棄船逃走,被視為慘劇的罪魁禍首,控方一度求判死刑,最終因疏忽職守判囚36年;船主俞炳彥潛逃兩個月後餓死荒山,子女先後被捕。
民怨沖天,怒罵政府未有認真監察基建,事發後一直「潛水」的總統朴槿惠民望大跌,個多月後始含淚鞠躬道歉,解散被指救援不力的海洋警察廳。
最風起雲湧:烏變天普京搞局
烏克蘭基輔去年底爆發的親歐示威運動延續至今年,前總統亞努科維奇難抵壓力,2月下旬潛逃至俄羅斯。正當民眾以為變天之際,親俄分離分子卻在戰略重地克里米亞發難,四出佔據,更在3月16日發動全民公投,通過脫離烏克蘭、併入俄羅斯,但國際社會拒絕承認公投結果。
親俄勢力逐漸擴張至烏克蘭東部,頓湼茨克及盧甘斯克兩個州5月亦效法克里米亞,借公投宣佈獨立。烏國軍隊與親俄分子在東部激戰連連,前者譴責俄羅斯向後者提供武裝甚至派兵侵境,克里姆林宮一邊否認、一邊縱容親俄分子,遭西方國家制裁。
最防不勝防:悉尼人質遭脅持
澳洲今年活在恐襲陰霾中,儘管9月大規模搜捕與「伊斯蘭國」有聯繫的青年,又11年來首次上調恐襲級別至「高等」,但依然被獨行恐怖分子突擊得手,悉尼一間咖啡廳12月15日遭伊朗難民莫尼斯(Man Haron Monis)持槍闖入脅持人質,警方與槍手對峙16小時後強攻救出人質(圖),釀成包括槍手在內共3死3傷。
悉尼恐襲除凸顯澳洲面臨數十年來最嚴峻恐襲威脅,也反映恐怖分子即使無力發動類似美國911的大型恐襲,當地依然面對防不勝防的「孤狼」威脅。
最恐怖病毒:伊波拉殺7,500人
伊波拉病毒肆虐西非,自3月在幾內亞爆發後,僅幾個月已迅速擴散到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及尼日利亞,至今已有逾1.9萬人受感染、超過7,500人死亡(圖),被世衞形容為世上最惡毒的病毒之一。
伊波拉疫情失控,世衞成眾矢之的,被指嚴重低估病毒威力及控制疫情不力,不少派到西非抗疫的醫護人員受感染。受感染者中,17人在非洲以外地方接受治療,當中4人死亡。44歲西班牙護士羅梅羅在照顧在西非染病回國的神父時受感染,是首宗在非洲以外傳染的個案。
最惹火裁決:白警殺黑人起風波
美國今年發生多宗黑白警民衝突,揭示種族的問題一直「未解決」,也掀起國民熱議警權是否過大。其中紐約市白人警察潘塔萊奧7月執勤時,涉嫌勒死患哮喘的黑人疑犯加納,8月又到密蘇里州白人警察威爾遜,槍殺手無寸鐵的黑人青年布朗,兩人均獲免起訴,後者更引發暴亂和全國連串示威(圖)。
然而警方失誤不止,紐約黑人青年在暗黑梯間出沒、克里夫蘭12歲黑童揮動玩具槍、鳳凰城黑人手持藥瓶,都先後遭警員射殺。在一片反警暴聲音下,紐約一名黑人男子槍殺一名華裔及一名拉丁裔警員,說要為加納及威爾遜報復。
最可怕殺人魔:IS擄人質斬首
極端武裝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趁敍利亞內戰,在敍東崛起後,今年1月侵佔伊拉克西部拉馬迪和費盧杰鎮後,6月時突然攻佔摩蘇爾市,搶去央行4.29億美元巨款,再以勢如破竹姿態攻佔伊北大片土地,逼近首都巴格達後宣佈建立「伊斯蘭國」(IS),迫使美國急急組織盟友空襲IS陣地,只收遏止IS之效,未能完全剿滅他們。
IS能迅速崛起,主因是他們擅於利用社交網站招攬新血和籌集資金,還透過大規模斬首行動(圖)來震懾敵人,所到之處遍地無頭屍,婦女被擒作性奴,甚至綁架和處斬美英人質,被視為最可怕的殺人魔。
最死不悔改:安倍圖解禁自衞權
第二度執政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右),強勢回歸後除了大搞「安倍經濟學」,更致力爭取解禁集體自衞權。7月1日,安倍內閣繞過難度高的修憲程序,通過內閣決議修改憲法解釋,定出「武力行使三條件」:第一,日本遭到武力攻擊;第二,沒有找到其他更好的辦法;第三,有必要行使最小限度的武力。
此舉與及增加消費稅均蠶食安倍民望,安倍趁民望尚佔優時,提前在12月14日舉行眾議院選舉,結果執政聯盟的2/3絕對大多數優勢得以延續,只要執政聯盟在兩年後參議院選舉亦取得逾2/3議席,安倍就有條件尋求任內修憲。
最險過剃頭:蘇格蘭獨立失敗
英國首相卡梅倫兩年前作政治豪賭,容許蘇格蘭在今年9月18日舉行獨立公投,自忖統派可輕鬆勝出,豈料事與願違,在投票前兩星期民意大逆轉,獨派(圖)支持率更一度反超前統派,嚇得連英女皇也罕有地發表政治言論,呼籲選民三思,三大主流政黨更在投票前夕許諾下放更多權力,多名重量級政客紛紛親到蘇格蘭進行箍票,統派在驚險下取得55%票勝出,阻止蘇格蘭從大不列顛王國分裂出去。卡梅倫幾乎「玩出火」,假如他在明年大選成功連任,不知又敢不敢再在2017年豪賭一次,為英國舉行脫歐公投?
最紛亂局勢:泰政變軍頭掌權
泰國今年政局延續過去幾年的黃紅對決政治鬥爭,看守總理英祿試圖透過提前在2月大選化解政治僵局,但反政府示威者阻撓選舉,憲法法院3月以違憲裁定選舉無效後,5月初再出招,解除英祿和九名閣員職務,內閣隨即委任副總理尼瓦探隆暫代看守總理,但仍無法平息紛爭。
陸軍總司令巴育在今年5月20日突然宣佈全國戒嚴,三天後發動軍事政變,解散看守政府和中止憲法。
巴育並在8月成為過渡政府總理,着手制訂新憲法,但遲遲未訂出還政於民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