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度洋多國以至全球來說,聖誕節的喜悅在十年前Boxing Day開始蒙上陰影。2004年的今天,印尼9.1級地震引發海嘯,奪去周邊多國逾23萬人性命,永遠改變了數以百萬計人的生活。在傷亡最慘重的印尼,以及泰國等受災國家,今天都有紀念儀式。
印尼亞齊省由昨天(周四)聖誕日起至後天一連四日,舉行海嘯十周年靜思活動,其中今天到罹難者公墓祭悼活動,會有來自35國的代表出席;另有展覽展出海嘯遺物(圖),有攝影展則展現十年重建成果,向受災者的堅毅致敬。
在泰國布吉,海嘯橫掃的痕迹大都消失,遊客重臨,回復往日繁榮,但傷痛記憶難滅。當地一連三天有紀念活動,包括有海嘯逃生演習。今天在攀牙府寇立舉行的紀念儀式則會由總理巴育主持,除了當年的倖存者外,聯合國代表及多國使節,以及當年在泰度假的歐洲旅客中的倖存者和死者家屬也會參加。
3,652個日子過去,倖存者永遠無法忘記高聳水牆撲來、家園夷平屍橫遍地的恐怖。但更重要的是重建生活,避免歷史重演。然而海嘯預警系統更因貪污和管理不善,加上防災意識不足,一旦再遇大海嘯,未必能發揮作用。
中新社
南亞大海嘯小數字
‧9.1級
是自1900年所發生的全球第三大級數地震
‧20米(65呎)
撲到印尼亞齊省的海浪高度
‧23,000個原子彈
地震威力相當於二戰時在日本廣島投擲23,000個原子彈
‧38個國家
涉及有國民死亡的國家
‧23萬
死亡人數
‧170萬
無家可歸人數
‧99億美元
災區財物損失
‧45億美元
單是印尼亞齊省的經濟損失
‧135億美元
全球為海嘯災民籌得款項
註:每美元約兌7.8港元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