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氣候變化影響,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歷史最低水位不斷被刷新。今個冬季,鄱陽湖已由淡水湖徹底變成小河溝。放眼望去,儼如一片北方大草原。乾裂的灘塗上隨處可見死亡的魚蝦、螺螄和蚌殼。昔日候鳥天堂,如今無處覓食。專家認為,鄱陽湖低枯水位已呈常態與三峽工程建設有關。
今年11月26日,鄱陽湖水位低至9.94米,比歷史同期11.31米低1.37米,湖水位跌破10米關口,標誌着鄱陽湖進入枯水期。雖然冬陸夏水是鄱陽湖特徵,但是今冬該湖已徹底變成小河溝。2000年以來,鄱陽湖最低水位不斷被刷新,監測的魚類種群也在年年減少。
江西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分析發現,三峽工程全線建成前後,鄱陽湖水域面積發生明顯變化,工程建成後比建成前鄱陽湖水面明顯減少,各月平均約減少100至1,100平方公里。該所工程師祝必琴稱,三峽工程全線建成蓄水對鄱陽湖水面造成明顯影響。
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