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資股聖誕快「落」!早前熱炒的內銀、內險及券商股急回,A股及H指在平安夜齊齊向下,滬綜指連挫兩日,昨跌近2%,失守3000點關口;H指則跌逾1%,而早前熱炒的中資金融股急回,成為跌市元凶。分析員指出,港股今明兩日假期休市,但A股仍正常交易,投資者傾向沽貨獲利,以防A股再跌,寧願長假後再作部署。
記者:李嘉麟
滬綜指連挫兩日,昨日跌60點(1.98%),收報2972點,兩日累跌近半成;深成指收報10292點,跌278點(2.63%),兩市成交合共5,839億元人民幣。券商、內險及內銀三類股份跌幅顯著,金融板塊平均跌幅約5%,淨流出資金58億元人民幣,扭轉近期淨流入局面。
長江証券、中信証券及海通証券A股均跌逾9%;平保、太保、新華保險及國壽A股跌幅介乎5.6%至7.1%;交行、建行、平安銀行、農行A股則跌4%至5%。
港股半日市,恒指微升15點(0.07%),收23349點,成交397億元。惟H指明顯跑輸,跌119點(1.03%),報11558點。四隻中資金融股跌幅緊隨其後,新華保險(1336)、平保(2318)跌逾3%;海通證券(6837)、人保(1339)均跌逾2%。安碩A50(2823)、南方A50(2822)跌幅亦接近3%。
另內地傳媒報道,俗稱「水十條」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完成最後定稿並上報,有望於近期出台。水務股普遍造好,北控水務(371)升1.4%;光控(257)升0.5%;桑德(967)升2.7%。
投資者未敢揸重貨放假
永豐金融研究部主管涂國彬表示,A股今明兩日會正常交易,對投資者而言,「仲有兩隻牌未出」,故未敢持重貨過長假。中資金融股是近期當炒板塊,長假期前傾向先行沽貨獲利,正正是過去兩日該類股份沽壓較重的主要原因。
涂國彬認為,A股中長線走勢仍向好,短線即使滬指失守3000點關口,亦毋須太過擔心,調整過後將有力再延續升勢。
友達資產管理董事熊麗萍預期,若A股今明兩日無出現急跌,下周港股復市後,買盤將重新入市部署,恒指企穩23000點收爐的機會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