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油市減價戰白熱化!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納伊米(Ali al-Naimi)晒冷,揚言當地產油成本僅約4至5美元,就算油價跌至20美元,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亦企硬不減產,擺出一副戰鬥格,觸發油價周一倒跌2%。有分析指,油組以本傷人,力保市場份額,未來油價將十分波動。
油價昨靠穩,紐約期油最多曾升2.88%,報每桶56.85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最多曾升1.25%,報每桶60.86美元;不過其後升幅收窄。現貨金周一曾跌2.14%至每盎斯1,170.78美元的三周低位,昨則曾反彈0.73%,報每盎斯1,185.01美元。
天然氣價單日冧一成
另一方面,美國天氣溫和,影響天然氣需求,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天然氣價格周一曾跌9.9%,收市跌幅稍為收窄至9.2%,不過昨見回穩,曾升2.26%。
被視為能源業界影響力最大的納伊米接受訪問時指,油組無意減產,「無論是跌至20美元、40美元、50美元還是60美元也不相干」,油價可能不會再見每桶100美元。他表示,若沙特減產,油價上升,俄羅斯、巴西及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便會搶佔沙特的市佔率。
他又預期,由於生產成本較低,沙特及其他海灣產油國可承受低油價一段長時期;但其他成本較高的產油地區,如巴西、西非及北極等所受打擊會較大,而且未來經濟問題更會限制產量。他承認,油價每桶100美元的光景恐怕已成絕唱。
成本僅4美元 以本傷人
納伊米指出,沙特產油成本最多僅需每桶4至5美元。回顧去年,紐約期油平均價約98美元,若按納伊米所言,即沙特每桶油起碼賺90美元,可見食水甚深。若當地去年每日出口估計約800萬桶石油推算,全年出口約29.2億桶,淨賺約2,600億美元(約2萬億港元)。相反,以近期備受油價急挫衝擊的俄羅斯為例,根據路透社資料,當地陸上探油成本每桶達30美元,是沙特的6至7倍。
有分析指出,油組的政策已經改變,過去每當油價下跌,便會減產以支持油價,如2008年金融海嘯;不過近期油價跌,油組仍不減產,實行以本傷人。IHS Energy原油分析師Jamie Webster表示,現時已進入油市的恐慌時期,未來幾年將十分波動。
油組人士預期,未來數個月油價將在60美元或更低水平,之後會回升至80美元的可接受水平,但可能在8個月至1年後才會出現;另有預測指,明年平均油價將達每桶70至8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