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掛回家過聖誕不是一般中國人的習慣;冬至、農曆新年才是;除非基督徒……
除非遠離家鄉,在舊時歲月!
那些年加東多倫多附近的冬天不似近年溫度反常,情況極端如非輕寒溫和便是冰封千里。老日子入冬,正常十一月中旬開始飄雪(阿爾伯達省的同學告訴,靠洛磯山位置更北,九月底已降雪),聖誕節前後那雪下得更大,可惡劣暴風雪一般落在一、二月。從十一月底至次年四月,積雪基本不曉溶掉,好一片白茫茫世界,偶遇一片常青松林總留一抹心曠神怡。
間歇性沒雪,一片黃綠聖誕而非白色的多倫多?簡直不可想像!那年聖誕除夕從西邊Guelph趕回二姐家過節,一個多小時不算太遠的路程在冰天雪地才下午三、四點便入黑間前進,有家歸去的同學都老早天南地北回家去了,校園了無一人,放眼望去除一片白雪、還是一片白雪!車上收音機傳來法蘭·先納杜拉還是安迪·威廉斯……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 it's only in my dream……
一旁也亦留學生,家在萬千里外地球另一邊,忽爾大滴大滴眼淚掉下來;很安靜,沒有情緒失控失儀大動作,側過面望向窗外,讓思家鄉愁淚水盡情傾瀉融入窗外白雪。想她離家未久,再過些時日,不是不想家,那串眼淚自覺收藏;我們亦曾經歷過,思念老家親人朋友的眼淚流一次、兩次、三次、漸次習慣。再下去;學業、事業、家庭、子女……早已他鄉是吾鄉,生命的地圖從老家連根拔起,已沒空享受思鄉情緒!
始自什麼年份?留學不過轉個地域繼續活得過癮,每年回家多者五、六次,少極也會兩三次。阿媽如非帶着菲傭飛來照顧起居煮飯,便是天天網上面對面噓寒問暖;
「鄉愁」?吓,乜嘢嚟㗎?
那天聽堂姐說留下不過唸第九班,十三、四歲的女兒在多倫多獨自上課,毅然回港跟丈夫會合……幾乎以為天方夜譚!她女兒依然讀成一本好書,乖巧,跟媽媽關係親厚。明天聖誕節,特別搜出 《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不過Michael Buble爵士版本,在幾乎除商業推廣,聖誕氣氛非常淡薄的今天,那年聖誕前夕同學望白雪皚皚流思鄉淚的真摯畫面;早已雪封、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