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這張來自北極圈的聖誕明信片時,一下子竟認不出自己的字迹。
花了幾秒鐘在腦海搜尋,才想起是一年前的2013年12月,我在芬蘭聖誕老人村郵局,給自己寄出的明信片。我記得,當時那裏放了幾個郵筒,其中一個註明是用來收集2014年聖誕前送達目的地的郵件。我隨便挑了一張印有聖誕老人、馴鹿和雪橇狗的明信片,在背面空白的地方,草草寫了幾行字:「2014過得怎樣?佔中有冇成事?普選搞成點?689又如何?」
然後貼上聖誕老人郵票,丟進郵筒內,寄給一年後的自己。寫的時候沒怎樣斟酌琢磨,反正只是旅途上的小玩意。同伴瞥見我的字迹,還揶揄我「咁求其㗎?」但那幾條問題,確實是我站在2013年末、眺望2014年時,心裏最大的疑問。
當時的新聞,還在報道戴耀廷走訪民間團體,講解和平佔中運動的理念。出席商討日,團體代表擔心市民、學生已開始對佔中產生懷疑:「越拖越耐,越講越冇聲氣。」戴那時回應:「要concern我哋儲備力量夠唔夠大,否則唔係示威,係示弱。」而元旦大遊行翌日《蘋果日報》頭版標題,是「陳健民:萬人佔中不是夢」。
一年過去,早已忘記了這張明信片的存在。近日突然收到,重看卡上的字迹,同伴在臉書留言「問題的答案,令人黯然」。一年前那個時空留下這些問號時,沒想過白皮書宣告一國兩制玩完,沒想過人大8.31不留餘地狠狠落閘,沒想過佔中變成雨傘革命,沒想過警方87枚催淚彈催生香港的轉捩點,沒想過689會化作習總口中的一株「勁草」,沒想過田少竟被搣柴,也沒想過何韻詩抗命被捕兼可能從政參選,沒想過獅子山上「我要真普選」迎風飄揚重塑獅子山下精神……一年前沒想過會發生的,都發生了。我們經歷失望、感動、撕裂、團結;我們看見醜惡、美麗、荒謬、堅持。
收到這張一年前寄出的聖誕卡,感觸之餘,我卻同時想起有關聖誕節的那篇著名社論《有聖誕老人嗎?》。紐約《太陽報》百多年前在一篇社論中,回答小讀者世上究竟有沒有聖誕老人的問題,卻成為經典:「你的朋友說沒有聖誕老人,那是錯的。他們被這個多疑時代的懷疑精神影響了……在我們這個廣大的宇宙裏,人不過是一隻小蟲子。比起無邊的世界,掌握全部真理和知識需要的智慧,我們的智慧就像一隻螞蟻。」「真的,維珍妮亞,聖誕老人是真的。他就像愛和仁慈和忠誠一樣,必然存在……要是沒有聖誕老人,這世界會多沒意思啊。恐怕就會像沒了維珍妮亞一樣沒意思。不再有孩子的天真,不再有詩歌,不再有浪漫能讓我們的生活好受一點。」「只有信心、想像力、詩歌、愛、浪漫,可以將那道帘子撥開,讓你看到認識到後面無可比擬的美好和輝煌……(聖誕老人)他現在活着,永遠活着。從現在起一千年,維珍妮亞,不,從現在起十個一萬年之後,他還會繼續將快樂送到孩子的心裏。」
於我而言,聖誕的意義是相信與希望。二千年前三個智者看着天上的星光,找尋降生馬槽的救世主,不就是懷着這樣的心情嗎?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