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哥伊格萊西亞斯(Pablo Iglesias)的旋風吹到香港,這位現年三十六歲的前共產青年黨員、西班牙政治學教授年初成立新政黨Podemos以來,短短一年間人氣急升,年中歐盟議會選舉大勝,現今民調中又超越了西班牙兩大傳統政黨人民黨(PP)及社會主義工人黨(PSOE),成為左右明年十二月大選的關鍵。這個一年不夠便已撼動西國政治版圖的新勢力,引起外界注目。在這後佔領的雨傘新時代,Podemos也引起了香港政壇的興趣。
Podemos之特色,在於群眾在網上以一個個以政見、職業、社區組織起來的圈子作為基石,參與黨內決策。黨內領導完全由網絡上以一人一票而產生,而黨的政策及結構,可以由任何黨員提出,然後交付網上一人一票投票決定,然後納入黨綱,充份體現出由下而上的直接民主決策模式。不過Podemos也有為人詬病之處,年中的領導層選舉,短暫的提名期及封閉式的選舉名單,最終只有兩個名單競選,而伊格萊西亞斯則高票當選為總幹事。
這個完全以社區網絡姿態,隨意合組圈子並非為交友吹水,而是真真正正從討論之中塑造出政策和制訂黨政,是一個嶄新的政治動員及參與概念。正因如此,Podemos深受年輕一代支持,黨員人口直線上升。然而在年輕人口失業率高達五成六的西班牙,這種全民網上制政的民粹路線,究竟會否脫離現實,當中真正能付諸實行的有幾多呢?Podemos十月在馬德里舉行的公民會議,黨員選出了人民住屋權、改善公共醫療服務及教育的決議,然而在債台高築的財政困局,Podemos除了訴諸歐盟的緊縮政策,要求廢除《里斯本條約》外,又會否有解決目前危機的治國良方呢?照現時的民調看來,萬一明年選舉Podemos順應民心執政,這種網上制政的模式能否持續下去?這將會是這個新型政黨的考驗。
Podemos以「鍵盤戰線」殺出一片天地,自然令香港的雨傘新世代趨之若鶩。不同於西班牙,香港的反對派永遠不能執政,這種網上制政的成果沒法帶入建制,影響政府的最終決策。制訂政策的網絡政黨將很快變質,變為公投社運抗爭路線的網上黨,而主張武力的少數派則不會甘於玩這和理非的遊戲而另起爐灶。由於這種網上公開的公民抗命討論也容易讓警方搜證拘控,這種激進力量本質上也難以行民主模式。當停滯不前的落後政治體制無能力吸納新一代,結果似乎已經可以預料。武力少數派將繼續依附非暴力的大旗下,同時批評非暴力路線,直至暴動真正發生為止。普選之路被堵,泛民仍舊困在立法會體制的死局,僅充當湊夠保住否決權的人數。民主果實依然可望不可即,令群眾對社運組織及政黨的領導越發不信任和對抗,也令運動長期處於莫衷一是的內訌狀態。
未來似乎陰霾滿佈,但就如Podemos的原意「我們可以」一樣,爭取真普選似是無路,但九二六開傘之後卻也為香港民主運動打開一新局面。只要切忌墜進上述的怪圈,香港能否造出一個「Podemos Hong Kong」,創造一個後佔領時代真正屬於新世代的政黨,還看網民的集體睿智。
貝加爾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