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鮑魚燒賣一向被視為矜貴點心,近年亦有連鎖酒樓以平民價推出吸客。惟近日有網民批評有酒樓的宣傳圖片誤導,並上傳一張「毫子鮑燒賣」圖片。《蘋果》記者到該酒樓試食,發現燒賣上鮑魚較菜單嚴重「縮水」,size僅及一毫子大小,有茶客表示無法接受,甚至有被騙感覺。海關回應指若圖片具嚴重誤導性,或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記者:陳嘉穎 周子惇
「唔講鮑魚我以為係小強!」近日網上流傳一張鮑魚燒賣菜單圖片與實物比較的照片,發現燒賣上的鮑魚體積較圖片「縮水」逾三分之二,而且顏色發黑,被網友揶揄為「反肚曱甴」、「話梅」、「提子乾」,圖片提供者其後指該款燒賣來自海港酒家一間分店。
《蘋果》記者日前到海港酒家太子分店試食,從酒家的宣傳圖片上看鮑魚面積幾乎佔據整粒燒賣,一籠四粒平日茶巿價錢為22.8元(周末及公眾假期售26.8元),較其他酒家便宜,惟侍應奉上真實的鮑魚燒賣,發現鮑魚顏色較深,每粒直徑大約兩厘米,體積僅及一毫子大小,與圖片比例不符,但菜單底部已經寫明「圖片只供參考」字句,似乎企圖避過《商品說明條例》中有關虛假商品說明的罪責。
食客:邊個想食黑鮑
不少茶客食後感到詫異,其中呂先生批評圖片與實物偏差太大,形容「(鮑魚)細到好似個鼻挖出嚟咁……感覺兩個字,搵笨!」他揚言日後不會再食;戴小姐則表示「中伏」:「(鮑魚)手指甲都無冇,超細隻……心諗圖片咁大粒鮑魚,點知一食就係鮑魚乾,又黑又乾,邊個想食黑鮑呀?」
不過,亦有食客理解20多元一籠的鮑魚燒賣相當抵食,認為酒樓必須將貨就價。
海港飲食集團行政總監文德全解釋,該批鮑魚來自福建入口的急凍大連鮑,只有四至五個月大,由於大連鮑屬於小型鮑,體積較細,加上煮後再縮水一至兩成,而顏色變深是因為用鮑魚汁烹調所致。
文德全表示鮑魚到貨時有大小之別,細隻的會用來做腸粉或炒飯,大隻則用來做燒賣。他指鮑魚燒賣推出兩至三個月反應不俗,但留意到網上留言鮑魚太細,日後會選擇較大隻鮑魚做燒賣。他強調鮑魚燒賣只是噱頭吸客,成本較蟹籽燒賣更高。
海關:或違商品例
就海港酒家的鮑魚燒賣相片與實物嚴重不符,海關發言人回應指相片具嚴重誤導性,或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五年,但需考慮個別實際情況。
大律師陸偉雄分析,食肆在食材相片底下列明「僅供參考」是常見做法,「點心廣告喺大廈外牆擺,唔通隻蝦餃有成棟大廈咁大?」他稱除非鮑魚燒賣的食材不是真鮑,否則入罪有一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