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灣仔之間的食肆又開又關的,連老字號的東湖都捱不過貴租關門大吉了,走在銅鑼灣永遠在一片拆除及新裝修的聲浪中訴說着飲食界經營者的辛酸。
曾是廣告人的第一陳,不甘心過退休生涯,靜極思動居然在謝斐道上開了一家潮菜廳。以前曾在英皇中心開潮州世家,也曾遠到新加坡銀行區開天外天粵菜,過江龍居然全身而退在最火紅時還鄉,不簡單。
食家而下海,凡事親力親為。那天特地約請了幾個朋友去,一進門只見他身穿圍裙在廚房中大展身手,敏儀連說簡直有外國大廚的範兒,其實他是老闆,也請了舊日大廚,一點不馬虎,一時技癢而已。
這家小餐館座落在路邊,有巴黎咖啡小酒館的情調,請去的客人都吃得開心,黑蠻尤其喜歡大粒的蚵仔煮粥,後來他還請了朋友去,算是天涯也有客回頭。而我第三次去才算真正領略了這非一般的潮菜,也才知道第一陳是正宗澄海人;經營家鄉菜理所當然,所謂驚喜在第三次,只因吃到了從所未見熊掌般大的厚身馬友魚,風味之佳從所未嘗,還有一味聽也未聽過的桃凝清心丸,桃花樹上結成的桃凝,經過特殊處理後做成的甜品,桃凝究竟是什麼,不知其所以然,而那一味羊肉煲也是不同凡響,即使不喜羊肉的食客也會欣賞這用獨步單方製成的羊腩煲。
第一陳對飲飲食食有其特殊的要求,對烹調食物尤其用心,當年為了鮑魚幾乎長駐日本鮑魚之鄉,如今為了經營潮菜,一天十幾小時浸泡在廚房中不斷嘗試,不惜工本,一爿小店而用心如此,唯願人長好店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