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大行屢涉操控外滙

歐美大行屢涉操控外滙

【罰款收場】
近年國際大銀行經常被歐美監管機構,被指涉嫌操控外滙市場交易,最終以和解罰款收場。上月滙控(005)公佈第三季業績,便因牽涉外滙操縱案,需向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繳交3.78億美元罰款;其他如蘇格蘭皇家銀行、花旗、摩根大通及瑞士銀行等大行,隨後亦與英國及瑞士監管當局達成和解協議。
本月10日,美國司法部及紐約郡地方檢察官辦公室,亦與渣打集團(2888)達成再延長延遲檢控協議三年,至2017年12月10日。原定今年12月10日結束的兩年限期,但基於最新調查顯示,渣打合規安排仍未達標,故須延長。

港毋須設莊家制

本港外滙市場流通度因為已相當足夠,故毋須實施市場莊家制,只是在計算港元定盤價時,採用指定報價銀行機制。19間指定銀行須於每個營業日早上11時,提供中間參考報價,當剔除三個最高及三個最低報價後,再以平均數運算,並於11時15分在財資市場公會網站公佈,美元兌港元即期滙率定盤價。
人民幣離岸價即期定盤價做法類近,18間指定報價銀行亦於早上11時,提供美元兌人民幣(香港)的中間參考報價,在剔出最高最低各三個價,平均化後便成為11時15分公佈的離岸價定盤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