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對溫度很敏感,不但儲存期間要控制溫度,喝的時候更加講究。坊間流傳的「紅酒室溫喝,白酒要冷凍」,錯得離譜,害得我經常不是被迫喝過暖的紅酒就是太凍的白酒。人家說的室溫是指歐洲,香港的室溫暖得多,尤其在夏天,室溫的紅酒有如在slow cook。至於白酒,冷凍嘛?放入雪櫃不就行嗎?也錯,雪櫃的溫度太低了,用的要是恒溫酒櫃。
選擇不同溫度喝酒,不牽涉顏色歧視,酒色與溫度並無必然關係,我們只是透過溫度隱惡揚善,令到杯中物表現更佳。將葡萄酒雪冷,是為了降低我們舌頭的敏感度,例如酒味太甜或太酸,冷飲時會更對口味。不過,低溫也會令單寧更形突出,喝起來更加苦澀,因此擁有單寧的紅酒一般不適宜雪冷。
由於每個人的口味不會一樣,有人嗜甜有人愛酸又有人不怕吃苦,當你明白這個原理,就可以因應個人口味作出調節。例如當你遇到一瓶你認為不夠酸的白酒,或是不夠甜的甜酒,就不要雪得太過低溫。舉例說香檳,一般NV(Non-Vintage)或新年份的產品,酸度偏高,攝氏7度會是理想享用溫度,但如果你喝的是陳放了幾十年的老香檳,因為酸度已經自然減退,不妨暖一點飲用,敏感的味蕾可以幫助你享受細緻的層次。或者你手上的是一瓶Beaujolais Nouveau或Bardolino,因為沒有太多單寧,而且酸度比較高,所以即使是紅酒,也應該冰震一下才喝,溫度隨時比白酒更低。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Mulled Wine,讀音「踎歪」,英國人會以平價的紅酒或砵酒,加糖、橙皮及丁香、肉桂、肉荳蔻等香料煮滾,在寒冷的聖誕節享用。我剛剛在英國逛超市,貨架擺滿了瓶裝煮好了的Winter Warmer Mulled Wine,喝前煮熱或放在微波爐翻熱便可令身心溫暖。當然,也有售賣Mulling Spices香料包,大可買回家親手炮製自家Mulled Wine。
聖誕節天氣冷的不止英國,Mulled Wine在法國、德國、奧地利、意大利等等及多個北歐國家均有自己的版本,材料及製法大同小異,法國人稱Vin Chaud,德國人稱Glüehwein,都是「熱葡萄酒」的意思。我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聖誕節街頭市場看見最多的攤檔就是賣Vin Chaud,4歐元一小杯,立即來一杯暖肚。
把葡萄酒煮滾來喝沒有文化?嘿,吃喝為口福,根本不需要循規蹈矩,因應地方風土人情發展出來的飲食習慣才是真文化。
作者:劉偉民
獨立酒評人,偶爾著書出碟教學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