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油價急挫,不過本港車用燃油零售價未有隨相應幅度調整,車主及運輸業界質疑油商刻意「加快減慢」。本報比較最近三個月亞洲多個地區燃油價格資料,各地汽油零售價跌幅約8.08%至18.16%,均追不上布蘭特原油同期30.59%跌幅,當中以香港油價減幅最少,售價更是全球第三高。消委會指,現正收集油價資料進行分析,下月尾將發表報告公佈油公司是否有「減得慢」等問題。
記者:鄭啟源
本報翻查國際燃油售價追蹤網站數據,比較香港與中國大陸、台灣、日本等汽油售價資料。雖然各地區油價跌幅均追不上原油下跌幅度,但發現香港油價減幅是區內最低,從9月15日至12月15日僅降價8.08%;油價減幅最多的台灣,已降價18.16%。
港較台灣貴1.2倍
若以實際減價金額計算,同期間香港每公升汽油平均價格累減約1.35元,鄰近地區則減0.99元至1.72元不等。台灣車主最幸福,汽油價格最低,每公升僅6.85元,香港則最貴平均售15.39元,貴過台灣1.2倍。
消委會網頁亦顯示,本港車用無鉛汽油價格減幅落後國際原油跌幅,其中一間本港油公司的汽油零售價,9月15日未連稅每公升售9.78元,12月15日則售8.43元,減幅13.8%,由於港府須另收每公升6.06元燃油稅,連稅後實質減幅僅8.5%。
中產聯盟昨發起汽車慢駛遊行,抗議國際油價大幅下挫,但車用汽油售價跌幅卻遠遠落後。
13架響應遊行的私家車由大圍出發,經獅子山隧道及紅隧過海,慢駛前往金鐘政府總部。
團體要求減價兩元
聯盟主席彭長緯指,有理由相信油公司刻意拖慢減價,建議政府定立機制規管油公司合理利潤,將車用汽油定價與國際油價掛鈎,並要求油商即時減價兩元。
運輸業界關注燃油價格聯席會議發言人蔣志偉也指,本港油公司一直存在加快減慢,以及加多減少等問題,即使消委會有追蹤油公司的燃油零售價,他認為未能對油商起施壓作用,「幾間公司定價都仲係近乎一樣,司機又可以點揀?」
他又指,港府徵收劃一燃油稅,同樣是推高油價元凶,促港府研究改革燃油稅,轉為隨燃油進口價浮動。
消委會指,現正收集國際油價及本港燃油零售價數據,分析本地油公司是否存在油價加快減慢,或加多減少等問題,預料明年1月尾會公佈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