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聲稱五年來首現虧蝕,行政總監譚小瑩出席電視節目時將舊區重建成天價豪宅推諉市場動力,並指地產商因睇淡後市壓低標價,令市建局需求主導項目無法收回成本;並說明不參與建屋是為提高重建效率。隨着樓價連年上升,地產商在多個市區重建項目中牟取暴利,市建局應能分一杯羹,但譚小瑩對有關真相卻不提,難免被質疑市建局誠信何在。
多個項目均設分紅制
市建局近年多個招標項目條款,均要求地產商與之分紅。灣仔利東街項目發展商在賣樓收益高於62億元(即呎價高於7,400元時),須按五五比例分紅給市建局;旺角波鞋街項目發展商在賣樓收益高於23.8億元(即呎價高於12,700元時),須將額外售樓收益分紅給市建局,分紅比例按賣樓收益遞增;奪得觀塘市中心項目的發展商,更開出市建局可獲10%至15%的分紅優厚條件。例子說明,市區舊樓重建成天價豪宅,地產商與市建局同樣肚滿腸肥。
市建局亦有重建項目最終定價權,以確保順利分紅。2010年尖沙嘴河內道重建項目名鑄銷情未如理想,新世界曾希望減價促銷,並指摘市建局定價過高,市建局則以價值由獨立測量師評估作回應,各執一詞。市建局可在重建項目與地產商分紅,亦可決定重建項目售價,市區重建項目無法收回成本說法根本不成立。市建局在計算需求主導項目賬簿時,除收購成本與地產商眼中的土地重建價值外,有否將日後從賣樓收益獲得分紅入賬,令人質疑。
地產小子
http://propertykids.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