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港生:僅一成人敢抗爭

澳大港生:僅一成人敢抗爭

【本報訊】一國兩制底下,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回歸後香港及澳門兩地以同樣的劇本發展。澳門大學學生Hilda擁港澳兩地身份證,在香港成長,澳門讀書,感受到兩地一國兩制的不同演繹。她認為澳門人的保守,令澳門成為中央眼中乖孩子,阿爺可盡情發揮心中一國為先的兩制,新政府班子出現4名內地出生及讀大學的高官,又鼓勵澳門人搬到珠海,讓她感到50年不變的結局是兩制告終。

新一代被誘到珠海生活

Hilda父母是在港生活的澳門人,她視澳門為家鄉,每年都有兩個月在澳門生活。在港參與文憑試後,到澳門大學入讀葡文系,入學4個月,漸漸感受到兩種不同味道,澳門就連年輕一代也相對保守,對政制、貧富懸殊、政府施政發聲的不多,「佢哋甘願喺框框內享受最大自由,敢於爭取的只有十分一人」。
Hilda認為,保守的社會氛圍,令澳門成為中央最佳舞台,她以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為例,土地只是珠海向澳門提供的「租界」,像預示澳門未來命運,「最高學府搬到租界,租約完咗,係咪再次『回歸』成為珠海大學?」
澳門政府換屆的結果更惹她憂慮,在內地出生及成長的高官,主管政法部門,已衝擊澳人治澳;再加上突然放寬口岸便利通關,引誘澳門新一代到珠海生活及發展的方向,似預告兩制總有一日壽終正寢。
Hilda說,在中央眼中兩制始終要變回一制,50年不變只是推動兩制變一制的時間表,但她不願家鄉被大陸融化,在當地也有參與政制改革的社會運動,她指中央在澳門的示範,值得港人引以為戒,「唔好天真以為50年不變真係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