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覺度:不是脆弱,而是「高度敏感」 - 康婷

愛的覺度:不是脆弱,而是「高度敏感」 - 康婷

每個人一見到女兒便跟我說:「跟媽媽長得一模一樣!」然而在性格上我倆簡直有着天淵之別,若女兒是春天那我便是秋天,若她是淡水我就是海水。
爸爸常半笑半罵我「膽生毛」,我向來不害怕任何人,小時候是駁嘴專家所以常自招麻煩,年幼時會在爸媽的餐廳內周旋於顧客人群當中幫忙應酬,長大工作後無論是與任職的銀行頂頭老細或是上市公司顧客的「老闆」交流,我亦會毫無顧忌以事論事。嗜好上,我會獨自往不同國家旅遊,亦試過與幾十個陌生人住在船上數天,往太平洋大海潛水、三十幾個人共用兩個廁所,更要在數百呎空間內日對夜對,幸好我愛認識新朋友所以不愁話題。就連皮肉也特別「硬淨」,兒時騎單車遇上意外被拋到街上流到滿身鮮血,也還先安慰被嚇到哭的妹妹,生孩子痛了二十個小時亦不願打無痛分娩針,結果要開刀取嬰,但為免影響人奶質素我堅持不吃止痛藥。
上天卻偏偏跟我開玩笑,賜我一個性格跟我完全相反的女兒,心靈很容易受到傷害,只要稍為聲調高點跟她說話,淚水便盈於眼角。走路時不小心跌倒便呱呱大叫痛不欲生,不喜歡跟陌生人談話而且要觀察一段長時間才慢慢接受,無論空調或食物溫度冷點熱點也不行,若衣服有某個位置弄到她不舒服,她需要完全停頓下來不做任何事直到衣服問題解決為止。起初我真的很無奈不知如何是好,我總是被女兒弄到非常忟憎和焦急,但我越是急躁女兒就顯得越悲傷,對她tough一點她便哭着覺得媽媽不愛她,對她太溫柔卻害怕將來她不夠「強」。
年多前朋友介紹了一本書《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作者是Elaine N. Aron,看這書前我根本不知道有「高度敏感」類型的人,更不曉得在世界上竟然有兩成人出生時屬「高度敏感」。書內一開始有條很長的問卷來評估孩子是否屬於「高度敏感」一族,23條問題當中女兒中了21題,結果很快看完這300多頁的書。基於所有觸覺都特別敏感,這類型的孩子比普通人更懂得看眉頭眼額,會看得出並且感受到別人的苦楚,愛思考愛發問深奧的問題,對身體疼痛亦極度敏感。看完這書絕對獲益良多,讓我加深對女兒的了解,對我來說有三個重要的結論:(1)要接納女兒這些特別的性格,不要改變她,特別不要刻意將她變「硬淨」;(2)要用溫和的語氣及態度跟她溝通;(3)盡量配合她性格上的特徵所需,例如她很害怕「驚喜」,遇上任何surprise也會呆着不懂作反應,在去大型派對之前我會告訴她場地及人數的資料,預告會較嘈較擁擠,讓她有足夠心理準備。
上述的結論並不是甚麼驚天大發現,就算對待不是特別敏感的孩子也該採用這些方針,分別在於:若堅持用太硬的方式而不肯作適當的配合來教導一個highly sensitive child的話,他們比普通孩子更大機會成為一個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及怕事的人。然而,若肯接納孩子的性格再加以悉心栽培,他們的自信會逐漸建立起來,並且因着「極度富有同情心」的特徵,懂得將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來「感同身受」,他們具有很大的潛力成為好領袖好朋友。上天沒有跟我開玩笑,反而又給了我很好的機會磨練自己的品格。

Profile:

曾是一間頂尖美國投資銀行的管理層,科技網創業者,現在選擇做最熱愛的工作:家中一腳踢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