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比亞迪的「黑天鵝」事件

國策解碼:比亞迪的「黑天鵝」事件

比亞迪(1211)股價插水,原因撲朔迷離。在槓桿資金推動下,已經有越來越多A股積累龐大的孖展盤,一旦遭遇類似「黑天鵝」事件,將會如何反應,會否加大H股波動,值得關注。據深交所數據,直至周三,比亞迪的未償還孖展餘額達到15億元(人民幣.下同),A股跌10%停板後,這些孖展客在明知跌幅還會加大的情況下,已經無能為力。理論上,他們如果在H股沽空比亞迪,可以對沖A股的孖展損失,但這必然會加大比亞迪H股的波動。
A股的孖展風險,已經為市場留意。因資產重組而股價急升三倍的軍工股成飛集成,上周末突然被叫停重組。該股目前有約12億元孖展餘額,本周連續三日跌停,在沒有買盤的情況下,投資者連斬倉止蝕亦無法做到。內地傳媒報道,有大量孖展客在公司總部「維權」,要求公司緊急停牌或回購股份,以免輸到傾家蕩產。
在A股跌停板機制下,一旦出現「黑天鵝」事件,孖展投資者將損失慘重。之前重慶啤酒曾因疫苗研發失敗,而出現連續10個跌停,其間一直沒有買盤。投資者處於如此絕望情況下,如果有借沽空H股機會可以減少損失,必然願意嘗試。值得留意的是,目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A股的孖展餘額已分別達到240億和118億元,如此龐大規模,如果出現「黑天鵝」,即使只是小部份孖展客做對沖,也會對H股造成更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