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結束五連跌,恒指昨升246點報22832,陰陽燭只是陀螺,暫時只宜視之為反彈。恒指在23000至23250之間有重大阻力,必須確認升破,才可望扭轉頹勢。
大市反彈主要聯儲局聲明令美股隔晚大漲。儲局聲明將「長時間維持低息環境」的一句老話,改為「加息要有耐性」,市場的解讀是加息或會推遲。
明年業績爆炸性增長
昨日表現較好的有航運股,中海集運(2866)升逾5%至2.45元,技術上剛剛破位,追得過。中海集運主要經營集裝箱貨運,由於國際航運處於下行周期,近年業績乏善可陳,由2009至2013年,五年間有三年要見紅虧本。不過近期經營環境好轉,雖然航運業尚未進入上升周期,但肯定走過低谷,而且油價近半年大跌,對包括中海集運在內的航運公司十分有利。
燃油成本大約佔航運公司的經營成本三成,按中海集運上半年年報資料,「期內燃油支出為34.9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20.4%,主要因為上半年國際油價同比略有降低」。只是略有降低燃油支出便減少兩成,由6月至今國際原油價格跌40多美元,由90多美元跌至50多美元一桶,中海集運燃油成本可進一步大減。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指,中海集運對油價敏感度高於乾散貨運輸和油輪運輸,因燃油費用是按照運輸箱量計算,估計燃油價格每下跌10美元,中海集運可節省成本1.4億元。去年集團燃油成本88.6億元,去年公司平均燃油價格638美元/噸,若明年價格較2013年下跌20%,即510美元/噸,則可節省燃油成本18億元。公司對上一次有盈利是2012年,當時賺5.25億元,省油18億元,是該年盈利的3.4倍,況且,油價又豈止下跌兩成?
集團上周將歐線運費提價至1,353美元/TEU,環比上漲88%,美西線提價至2,259美元/TEU,環比上漲24%,反映航運低潮已過。中海集運首三季淨利潤2億元,全年肯定可恢復盈利,若油價持續低企,明年業績不難有爆炸性增長,可於現價買入,中線目標3元,跌破2.30元止蝕。
邱古奇
本欄逢周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