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計劃未來10年要興建29萬個公屋及居屋單位,房委會面臨嚴重財政危機。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首次宣佈設立房屋儲備金,將今年270億元投資收益撥入儲備金,應付未來興建公營房屋開支。政府消息指房委會將出現以千億計財赤,需分期撥備,減低政府財政收支波動性,而房委會短缺的經費仍未計算每年額外興建的4,000個居屋單位。
記者:譚靜雯 佘錦洪 劉美儀
經濟學者直言,儲備金只能解決短期問題,房委會財赤猶如無底深潭,若政府未能減省其他開支,結構性財赤可能提早出現。
運輸及房屋局周一公佈1998年以來首份長遠房屋策略報告,為未來10年房屋政策訂下框架,總房屋供應量增至48萬個單位,當中29萬為公營房屋。但房委會今年初公佈的財政預算案,計算增建公屋、新居屋及建築成本上漲等因素後,房委會現金及投資結餘將由681億元,急跌至2017/18年度的283億元,現金流無法應付新增的建屋量。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今年3月報告也指出,假設未來即使向公屋居民「開刀」,公屋租金每兩年加租5%,但房委會短缺的經費到2041/42年度仍高達4,900億元,金額還未包括每年新增的4,000個居屋單位,房委會將面臨嚴重財政危機。
2041/42年度料缺4,900億經費
為確保房委會有足夠的財政能力達成建屋目標,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公佈設立房屋儲備金,指示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將今年約270億元原本分賬予政府的投資收益,全數撥入新設立的房屋儲備金,繼續放在金管局投資,本金及滾存的收益,用來支持興建公屋及相關配套基建。
至於具體調動進度,則視乎與房委會計清賬目及出售居屋預算收益而定。現階段政府無計劃調撥外匯基金投資收益歷年滾存的累計盈餘(10月底為6,454.7億元),不希望市場認為外匯基金規模縮減,影響其抵禦市場波動及保護金融體系的彈藥。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房委會未來需面對龐大的公營房屋建屋量,預視會出現數以千億元財赤。當局曾多次向房委會詢問建屋所需的資金,但一直未獲回覆,「政府唔可以再等,要成立儲備金應付」。消息又稱,若將來才一筆過注資數千億元,將對公共財政有極大震盪,成立儲備金可避免一筆過找數。
消息續稱,儲備金不是隨時動用,將來房委會需要注資時,政府仍要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至於是否每年都以投資收入作撥備,消息指未來會考慮續用財政儲備分賬或其他途徑撥款。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因應未來數年房委會建屋開支及盈餘耗用情況,估算數年內政府須額外投放不少於1,000億元,以配合10年內房屋供應目標,故此次撥款不是一次性,未來當局會考慮續用財政儲備分賬或其他途徑撥款。金管局表示,金融管理專員會按相關法定要求執行財政司司長指示,這項安排對外滙基金管理沒有實質影響。
經濟學者建議出售新建公屋單位
身兼長策會成員的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儲備金只能解決短期問題,龐大建屋量及巨額維修成本,房委會財赤猶如無底深潭,未來40至50年間一直要靠補貼,「係一盤不可持續嘅生意」,中長期必須開源。他建議政府參考新加坡「組屋」,出售新興建公屋單位,以成本價售予綠表買家或在公屋輪候冊家庭。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委員王銳強也擔心,萬一房委會真是要政府注資,撥備了的270億元又未能減省其他開支,原本預測最快在2021年出現的結構性財赤可能會更早出現。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認為,曾俊華只是維持其守財奴做法,將數以億計的公帑「放埋一邊」,認為不如投放到醫療、教育、全民退保等政策上,又表明該黨多數會在財委會審議房屋儲備金時投反對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麥美娟表示,儲備金安排雖顯示政府改善房屋問題的決心,但歸根究柢仍是加快土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