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有為難掩政府虛弱(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偽有為難掩政府虛弱
(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佔領行動結束後,除了揚言要所謂「依法追究」示威者外,為粉飾太平,收拾殘局,特區政府作勢恢復有效管治,本周先後推出自願醫療保險終極方案和長遠房屋策略報告,但實際上只是自暴其短,充份說明多番強調自己不會辭職的梁振英已成強弩之末,名副其實是跛腳鴨政府。不走不走還須走,政治危機過後,習近平再無必要死撐689政權,梁振英的唯一利用價值,就是被中央用作祭旗以消弭民怨,換取部份建制民主派妥協,通過政改方案。
所謂自願醫保計劃,目的就是以減低公共醫療服務開支為名,用私營化的方法,將公營醫療部門的責任變作私營醫療部門的肥肉。本港公共醫療服務是碩果僅存的社會福利,惠及全港大眾,在楊永強主政投放資源最多的時期,因為一流醫療人才盡攬,連富豪亦會光顧。其後周一嶽和高永文相繼接任,為私家醫生的利益着謀,多番提出不同的醫保計劃,企圖向私營醫療部門輸送利益,同時削減公共醫療開支,降低服務水平和質素,製造排擠效應,將中產趕離公共醫療系統。為了確保身體健康和醫療服務質素,有能力的市民早已購買醫療保險,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如今推出的自願醫保計劃,實在除褲放屁,多餘之至。最重要的是,自願醫保的供款遠比私人購買的醫保為高,且一如臭名昭著的強積金,行政費用太高,不單毫不吸引,等於徵加醫療稅,還同時剝奪了中產原可享用的服務,能夠吸引中產自願加入,簡直妙想天開。何況時移世易,隨着中港加速融合,本港的私營醫療服務早以服務大陸大款為優先對象,收費之高昂,不單財力不足的本地中產無力應付,也扯走了大量公共醫療部門的優秀醫療人員。此消彼長之下,政府不去增加公共醫療開支,以確保服務質素和保障市民大眾健康,反倒行逆施,令情況更趨惡劣,思維之荒謬,實在令人憤慨,只能說明梁班子病入膏肓,施政之馬虎和質素之低劣,無以復加。
梁振英所謂「重中之重」和欺騙民望上台的房屋政策更加不知所謂。未來十年房屋興建計劃聲言會增加一萬個住屋單位至四十八萬,其中公營房屋合共二十九萬個,包括九萬個居屋單位。可是,整個報告完全沒有交代資金、土地和建築人手問題,如何落實建屋計劃,全屬想當然。最可笑的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這邊廂說大部份土地已覓,只要政府有決心推行和各部門協調無間,要達成目標並非如「別人想像中艱難」,同日下午那邊廂,負責土地供應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便送上一記巴掌,指出興建二十九萬個公營房屋的土地,仍有三萬多個單位欠缺土地,而所謂經已覓得的土地,大部份都是屬於綠化用地和其他用途用地,能否成為建屋的「熟地」,仍成疑問。再說,即使可以完成目標,也遠不足以應付目前已達二十六萬的輪候戶,還未計劏房高達八萬六千四百個的住戶二十餘萬人;更不消說梁振英上任以來,連上任政府制訂五年興建七萬五千個公屋的目標也無法達成。這種信口開河的長遠房屋策略,典型是畫餅充飢的紙上談兵,真虧過去長期出任房委會成員、對本港房屋問題應有一定研究和認識的張炳良可以如斯公然亮着眼睛說瞎話,胡謅交差了事。
高永文和張炳良已是梁班子的庸中佼佼,尚且如斯混世打活,敷衍失責,一葉知秋,689政權軍心之散渙和垂死也不掙扎,昭然若揭,離倒台日子實屬不遠。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