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布狂瀉 商品日日加價俄人瘋狂掃貨減輕損失

盧布狂瀉 商品日日加價
俄人瘋狂掃貨減輕損失

【俄金融危機】

「現在『成袋』盧布就最安全了──『成個袋』都是用盧布縫製,賊人都懶得打開,裏面哪會有真錢?」這是當下俄羅斯其中一個流行的笑話。盧布匯價狂瀉的經濟影響開始浮現,俄羅斯人眼看積蓄蒸發,除了以黑色幽默發洩心情,更多人落力掃貨,由柴米油鹽到買車買樓都有,自用也好、留待之後轉售也行,總之務求盡量減輕損失。

油價暴跌加上西方的經濟制裁,令俄羅斯經濟急劇惡化,盧布由年初至今已累瀉逾50%,物價則節節上升,肉類、雞蛋、蔬菜等價格過去一周暴升20%。走進購物商場,商品更日日加價。家電店店員葉卡捷琳娜說,店裏貨品都是歐洲入口,所以每天都要為貨品調整售價。

俄羅斯人主要信奉東正教,但莫斯科百貨公司仍有聖誕裝飾。美聯社

洗衣機兩周加價25%

但即使每天調整售價,還是追不上盧布跌勢,結果莫斯科突然成為「掃貨」天堂,電子產品、汽車等入口貨變得划算,加上有轉售空間,不少人都花光積蓄瘋狂掃貨,有攝影器材店就發現過去一個月生意大增。
在首飾店選購耳環的女士則說,兩年前全家已把積蓄兌了歐元,但她也說這次危機「很可怕」。「我們住在俄羅斯,薪水還是用盧布計算呀。」她批評西方惡意打擊俄羅斯,但「我們俄羅斯人是不敗的」。
積蓄不多的,則到家電店掃雪櫃、電視機和洗衣機。剛買手機的電腦技術員馬拉霍夫說:「有家電一直想買卻不捨得,現在要買了,明天也許又加價。」他說兩周前買了一部洗衣機,現已漲價25%,「我還需要其他東西,但錢已花光了」。

旅遊業叫苦連天

買了煮食爐和咖啡機的45歲市場推廣從業員賴揚科夫則表現豁達:「這種情形只好處之泰然,需要甚麼就買甚麼吧。這是經濟戰爭,情況多半不會在短期內好轉。」掃貨潮令俄羅斯零售業當下火紅,反觀旅遊業則叫苦連天。每年1月的頭十日,是俄羅斯新年連東正教聖誕長假期,一向是旅遊旺季,到歐洲滑雪、到亞洲享受陽光海灘都是熱門選擇,但今年取而代之的是黑海城市索契和剛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
40歲英語教師瑪麗亞決定放棄到芬蘭旅行,改為留在家中,事緣光是租住度假屋10天就要1,000歐元(約9,700港元),幾個月前這只是4.5萬盧布,現在卻要10萬盧布。她說:「往後如何難預料,還是別把積蓄花在旅遊了。」
俄羅斯旅遊業聯會指,這個長假期歐遊旅客減少50%至70%,有訂了行程的顧客甚至寧願被罰款都要退團,因為「在外國消費已變得太昂貴,他們負擔不來」。
英國《衞報》/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