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忽略他們的存在(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請忽略他們的存在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地球上很少地方像香港這樣,當權者和建制派可以如斯輕蔑青年,甚至與年輕世代為敵。
羅范椒芬引述「朋友」說,多了人移民不是因為怕共產黨而是怕了年輕人。梁愛詩又說:「點樣放心20年後將香港交畀呢班人去管呢?」至於吳秋北近日表示,放棄那些「在政制層面走向極端,用犯法手段破壞法治」的年輕人,我建議大家,不要再搬他的工聯會前輩、大紫荊得主楊光當年六七暴動期間,「政治極端、破壞法治」的事迹來跟他辯論,畢竟放炸彈、搞暗殺與和平的公民抗命是兩碼子事。
工聯會理事長說「放棄」年輕人,可能已經比叫學生自焚的人惻隱。梁振英說得比較委婉,他一方面說香港人才短缺,要吸納內地人才,一方面又叫香港青年離港到內地發展。有泛民議員質疑他想用內地年輕人取代香港年輕人,換血以方便獨裁管治。我不是人家心裏面條蟲,但正如許sir話齋,換血與否梁振英心中有數。但他這樣說,要不是無知,就是反映了他根本不在乎香港的發展。
呂大樂已一再指出,在內地工作的港人早由2004年高峯的24萬多人,減至2010年只有17至18萬人,年齡中位數是47歲,逾八成屬經理、行政及專業人員,即高度集中某些學歷、資歷人士。而且,中國改革開放、技術轉移已三十多年,內地每年有無數大學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一味叫香港年輕人北上尋找機會的論調,反映「很多中年人都是以他們在八九十年代於大陸的經驗,套用到時下的年輕人身上」。
還有,國際級大都會、經濟金融樞紐理應吸引匯集全球人才。日本的年輕人都想到東京上大學、找工作;倫敦市長不會不斷呼籲倫敦的青年到曼徹斯特或英國其他城市發展;紐約市長也很少動輒叫青年到外國闖蕩。梁振英叫青年離港發展,難道是因為他預測香港勢將淪為中國二、三線城市?
最後,我想說,如果你是香港的年輕人,請不要因為梁振英、梁愛詩、吳秋北等人的說話,放棄香港。台灣知名導演吳念真在早前的台灣選舉前夕,在面書向台灣年輕人喊話:
「我們都老了。
不是腦袋裏的顏色已經凝固不化,就是臉上被塗上的顏色很難更改。
所以,請忽略我們的存在。」
「之前你們都活在我們所曾經營造的環境中,
但是,之後我們要活在你們所決定的未來。」
我想把這番話,送給你們。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