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管局披露,第三季本港銀行業對中國內地相關貸款總額(包括貿易融資),由第二季的2.956萬億元,增長3.4%至3.058萬億元,佔銀行總資產近14.7%,增長0.3個百分點,亦是相關數據今年以來首次突破3萬億元,市場關注港銀是否過多借貸給內地企業,佔總資產比例會否偏高。
供樓負擔比率達66%
港銀業對中國內地相關貸款總額增長,當中大部份升幅屬「非中國內地企業」帶動,即部分除內地國企及民企之外,外資在內地設立之企業,佔內地相關貸款總額近34%。
另外,因受到低息環境及房屋供應偏緊支持,上季住宅物業市場保持活躍,使市民置業負擔能力偏緊,當中供款佔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單季升4個百分點至65.9%水平。
金管局經濟研究部指出,上季二手樓價升6.3%,較第二季增幅為大,而中小型單位價格升幅較大。另外在一手市場帶動下,上季成交宗數升近25%,而樓價與收入比率則略升至14.8%,衝破97年高峯。當局9月進行一項調查,顯示大部份受訪銀行預期本季物業相關貸款需求減少,反而消費貸款及內地相關貸款會上升,整體需求則料保持穩定。
另外,當局亦提到,佔領運動未有令銀行及金融市場出現「無序調整」,進出口貿易等主要經濟環節未受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