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膽虹手記:日光之下無新事 - 沙膽虹

沙膽虹手記:日光之下無新事 - 沙膽虹

97年,樓價飛漲,炒樓成風,千萬新盤大排長龍,要付額外內部認購費才買得到,無殼蝸牛怨聲載道,董建華上任特首,宣稱人人有樓社會就會安定,於是提出10年建屋8萬5千,結果搞出短樁樓不特止,一場亞洲金融風暴更令樓價拾級而下,獲政府貸款補貼置業的更大罵政府,負資產業主急升,民怨沸騰,董被迫以沒有再提8萬5為由取消了這項房屋大躍進,樓市由他上任至2003年沙士共跌7成。
曾蔭權上場,大減房屋供應,定期土地拍賣取消,改為勾地,以圖救市,舒緩業主壓力和樓市不振對經濟影響,結果私樓供應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一年不足一萬,在香港經濟復蘇和國內人湧港置業的刺激,再加上美國金融風暴量化寬鬆所帶來的低息環境,香港樓市又連年創新高,甚至已超越97年的5成。目下的形勢又彷彿回到97年,劏房戶上升、無樓一族抱怨樓價太高、青年人買不起樓要求政府資助置業,政府於是又推出長遠房屋策略報告者,10年建屋48萬單位,考慮豐富自置居所形式。日光之下真的無新事。
樓價高企,自然多人住劏房,而且劏房不一定惡劣,新入伙大型屋苑也有劏房,數千租金有會所可用。見樓價不斷升,要求政府資助置業的自然多,夠年齡唔執輸排公屋的也會增加,23萬輪候中,6萬就是30歲以下單身人士。這一切有甚麼奇怪!一旦經濟逆轉,樓價大跌,我們又會見到業主出來抱怨,的士司機寧願去公屋搵客,較私人屋苑容易,政府又可以順應民意調低房屋供應量,10年建屋48萬早已沒提,已經不存在!日光之下無新事!

沙膽虹

twitter賬號:khche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