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今年首次公開招股(IPO)宗數創歷年新高,集資額可逾2,250億元,比去年增長一半。但會計師行安永、畢馬威都指香港來年難以挑戰紐約交易所集資龍頭地位,甚至可能三甲不保。
今年創最多宗數紀錄
全年估計約有110間公司在港上市,將是單年最多宗數紀錄。今年首11個月IPO集資額已達1,410.15億元,按年升46%,待12月上市的中廣核(1816)、北汽(1958)、萬達(3699)、盛京(2066)等大刁全部定價後,今年集資額有望達2,250億元,是自2012年後最多。以集資額排行,港交所兩年前被紐交所爬頭後,仍未收復失地。安永、畢馬威分析師都指出,來年港交所要超越紐交所,未必樂觀,由於排名接近的倫敦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競爭激烈,甚至不能斷言能否保住第二名,但估計保住五甲應不成問題。
兩行都估計明年集資額約2,000億元,畢馬威中國香港資本市場合夥人劉大昌認為,實際集資金額能否超越今年,視乎市傳的大型IPO項目,例如北京銀行、安邦、中金、華融資產管理等,是否全部如期明年來港上市。
安永認為如A股上市程序步伐加快,將會分流欲來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但畢馬威指新股都想盡快上市,預算短期內不會挑戰到香港的IPO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