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綠化地 遭先破壞後發展

大埔綠化地 遭先破壞後發展

【本報訊】政府於各區「盲搶地」,改劃綠化地帶作住宅用途。有大埔居民發現,距其中一幅露輝路地皮不足一公里內,有另一塊已遭破壞棕土,批評政府無善用土地,盲目破壞天然屏障。
該棕土位於大埔洞梓山路與香港教育學院之間,面積約九公頃,相等於半個維園大小,距露輝路綠化地不足一公里,步行只需一分鐘。據城規會分區計劃大綱圖,該土地屬綠化地帶,惟現時已成露天貨倉,存放有大量建築材料。
保護露輝路樹林關注組副召集人許太見證該棕土幾年間越變越大,「本來綠油油,𠵱家做晒貨倉」。她表示貨倉有積水問題,蚊患嚴重,附近居民及教院教職員均曾去信地政總署投訴,但情況未有改善。

申取代露輝路建屋計劃

許太又發現,有人以土地主要擁有者名義向城規會遞交申述書,稱可提供3,500住宅單位,取代露輝路發展計劃。申述書抬頭為「Hobman Company Limited」,董事為會德豐副主席吳天海。
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批評「先破壞後發展」做法,建議當局應追究業主法律責任,並復原土地原來面貌。但他承認該棕土已平整地基,發展上有優勢,若可以「一幅救三幅」換取保留露輝路、鳳園、富亨三幅擁大片林木土地,將不反對以資助房屋為主的發展模式。
規劃署回應指,有關地點從未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範圍,不屬規劃事務監督管制權力範圍,因此不會對有關地點進行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