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槓桿資金推動下,A股已經進入無人駕駛境界。差勁的經濟數據、俄羅斯金融危機,這些理應影響股市的因素,統統對市況沒有任何影響。反而在過去一個禮拜,任何關於券商孖展額度的風吹草動,均導致A股大上大落。
昨日19隻券商股的總成交金額,達到1,75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1,400多隻A股總成交的20%。可以說,券商股現時已主導大市,而券商借出的孖展餘額數目,亦已經成為了A股的指標。
中證監規定,券商每次借出孖展,需要扣減淨資本,同時淨資本與淨資產比例不能低過40%。申銀萬國根據每間券商的資本狀況,測算所有券商可借孖展的上限為1.5萬億元。目前A股孖展餘額約9,600億元,11月以來激增四成,以此速度計,可能很快就被打破。事實上,現已有中小型證券行借爆。
內地近日傳出,中證監對券商風險管理的意見稿,擬將淨資本與淨資產比例放寬至20%,按照申銀萬國測算,可令所有券商孖展額度再增至2萬億元。
不過,該意見稿在8月已經頒佈,其實屬於舊聞。周二有媒體再提,刺激券商股和A股連日再升,說明市場心理已經非常敏感。
孖展對於A股猶如火箭燃料,一旦耗盡,就會掉頭下墜。在孖展之外,還有大量更高槓桿率的傘形信託、民間配資,一旦有不利消息,將形成骨牌效應,風險不能忽視。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