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地建屋 兩局長矛盾

覓地建屋 兩局長矛盾

【本報訊】政府宣佈調高未來10年建屋目標至48萬個單位,但對能否找到足夠土地,兩個局長口徑卻不一致。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昨日早上聲言,要達成建屋目標,不是「別人想像中艱難」。發展局長陳茂波下午卻指出,現時仍欠土地興建3萬多個計劃中的公營房屋單位。

張炳良:非想像中艱難

張炳良昨午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未來10年的房屋供應目標增至48萬,包括興建29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大部份已覓到土地,最終能否達標在於政府有無決心去推行、不同部門如何協調,要達成目標不是「別人想像中艱難」。
對於有指房屋問題是導致年輕人參與佔領行動的其中原因,張又大唱反調指,看到社會有怨氣,但房屋問題不單屬年輕人問題,是整個社會面對的問題。他其後在立法會明確反對在房屋供應上對年輕人提供特別優惠,因會令其他年紀人士覺得不公道,須用最有效率亦相對較公平的方法分配有限公營房屋資源。
發展局長陳茂波昨日下午卻表示,尋找土地建屋仍有困難,29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中,現時仍欠土地興建3萬多個單位。在政府尋找到的150幅可改劃用作建屋的土地中,有80幅為綠化用地,如果可以改變用途,約可興建79,000個住宅單位,其中七成多以上都是公營房屋,但難免會對社區造成影響。這些改劃用途的土地分佈在多個區域,政府會逐個區議會匯報。
他表示,今年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如果約30個申請得以解決,預計可興建約一萬個單位。政府不排除可以將賣地表內的土地,轉作興建公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