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電電費明年加3.1%,港燈涷結電費,但本報發現中電仍保留逾11.38億元電費穩定基金及燃料賬盈餘。這筆多收市民的錢若全數動用,電費可不增反減。而港燈今年繼續「先收未來錢」,每度電徵收額外1.1仙,令燃料賬盈餘明年底再增加1.2億元,至6.9億元。立法會議員批評環境局把關不力,局長黃錦星則稱,這些盈餘令長遠電價不會大波動。
記者:潘柏林
中電去年預測實報實銷的燃料費大增,現時的燃料費水平不足支付,要在燃料賬中欠中電達10億元。
結果中電昨承認燃料價格下降,年底燃料賬盈餘達28.8億元。但這筆盈餘中,中電稱要用其中23.3億元作抵銷明年「燃料價格大升」,因為明年比今年燃燒多一倍天然氣發電,令燃料開支多50億元。動用燃料賬盈餘後,仍需加燃料費2成,每度電燃料費達27仙。
港燈稱後年續凍結電費
明年中電每度電電費增至114.2仙,加幅是3.1%。但翻查中電只提供予立法會議員的資料,中電除了燃料賬盈餘有5.5億元,電費穩定基金仍餘下5.88億元。兩筆合共11.38億元。城大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分析指出,按中電今年售電量328.35億度推算,11.38億可令每度電減3.6仙,足以抵銷今年電費加幅的每度電3.4仙。
港燈亦連年玩財技,去年「先收未來錢」,每度電徵收6.4仙,令電費穩定基金升至5.7億元。今年在燃料賬用類似方式,每度電徵收1.1仙,令盈餘增加1.2億元,2015年底達6.9億元。若不徵收這筆費用,港燈其實可微減電費。港燈電費穩定基金明年底達4.3億元。港燈稱後年繼續凍結電費。
議員斥環境局把關不力
鍾兆偉指出電費穩定基金和燃料賬盈餘,市民應「袋住先」,確保多付電費盡早回饋,「遲啲我搬咗去港島咪蝕咗?」他分析兩電將來增加基建投資時,電費勢必大增,兩電盡量保留盈餘以抵銷升幅。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環境局把關不力,在燃料價格下跌,有條件減電費時未向兩電施壓。黃錦星稱電費加幅低於通脹,回應市民訴求。他指電費穩定基金和燃料賬盈餘,令長遠電費不會出現大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