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年半增三成 基層:梁振英房策令港人絕望

劏房年半增三成 
基層:梁振英房策令港人絕望

【本報訊】被特首梁振英稱為「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昨公佈1998年以來首份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量增至48萬個單位,每年額外增建約1,000個居屋單位,但報告未有任何針對照顧年輕人住屋需要的措施。政府最新數字更披露,目前本港有逾8.6萬間劏房,較去年中急增近三成。基層團體斥報告令港人絕望,未來只能繼續捱貴租、住劏房。

記者:譚靜雯 程俊華

花了兩年多研究及諮詢,運輸及房屋局昨終公佈長遠房屋策略報告,為未來10年的房屋政策訂下框架。運房局局長張炳良開場發言時稱,今次是自1998年以來首份在房屋方面的長遠策略性文件,也是香港房屋政策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張炳良稱,考慮長策會建議後,政府將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量由47萬個單位,增至48萬,公私營房屋維持在6比4,當中29萬個為公營房屋,包括9萬個為居屋單位;另外私樓單位有19萬個。張強調居屋將是資助自置居所的主要工具,但會研究如何進一步豐富自置居所的形式,拒絕評論會否推出將整幢新公屋當居屋出售的「另類居屋」。

梁振英被指未有良方解決本港的房屋問題。朱永倫攝

研售公屋予綠表家庭

政府需大規模增建公屋,張炳良指不論公屋或居屋建造費不斷上升,承認房委會要面對越來越大的財政壓力,需政府提供資助,又指財政司司長曾要求房委會審慎理財,對支出要有實事求是的評估。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正研究將整幢公屋出售予綠表家庭,另也研究為新居屋推出長期樓花,增加短期供應,滿足部份夾心家庭的置業期望,初步考慮將樓花期由現時的兩年延長至四年。年輕人面對租金狂升、置業困難的問題,但一書兩冊的長策報告沒任何針對年輕人住屋問題的措施。政府消息人士解釋,住屋問題不單止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整個社會問題,不可以只針對年輕人解決。
本港劏房問題日益惡化,並引起國際媒體關注。長策會去年的研究報告指,全港約有66,900間劏房,居住人數多達171,300人。但昨日長策會公佈的報告,劏房數目就急增至86,400個,短短一年多增加了近2萬個劏房單位,升幅近三成。

無政策助年輕人捱轟

政府消息人士強調,有關初步數字是由統計處提供,具體的劏房人口要待明年中才有統計結果。劏房數目急升,消息人士解釋有關數字是按受訪戶數推算出來,去年初的調查訪問2,000人,而今次調查則在今年6月至11月訪問約5,000人。除了因為實際劏房數目上升,也因為今次統計方法調整,例如上次調查未有計算未能成功訪問的劏房單位,但今次則會按比例計算在內,令劏房數目急增三成。
張炳良承認劏房問題嚴重,但不會立法規管劏房,「𠵱家有數以萬計劏房戶,如果取締嘅話,唔知佢哋可以去邊度住?」他指將增加公屋供應,加快劏房戶上樓。
公屋輪候冊突破26萬大關,12個關注房屋問題團體昨召開聯合記者會,批評政府完全無解決劏房及租金昂貴問題,漠視基層住戶訴求。影子長策會成員陳紹銘說:「睇完份報告,香港各個階層都冇希望啦!基層家庭只係見住公屋輪候冊條隊係咁升,但每年得兩萬個公屋,新申請(公屋)都唔止啦。」
陳紹銘指出,報告沒有政策幫助年輕人解決住屋問題,「青年乜都冇,好絕望啦,樓價繼續升、租金又升,香港人未來10年只會繼續捱貴租、住劏房」。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成員李大成批評長策是「長賊」,報告公然偷走基層的未來住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