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為着南海爭議問題,越南反革暴亂升級,香港對越南發出紅色旅遊警示(至今仍生效)。當時人在河內,手機的問候短訊響個不停。然而,火爆的場面都發生在市郊工廠區,河內市人民生活如常,依舊在街邊踎凳仔嘆咖啡,依舊挑着擔仔賣撈檬。甚麼爭議、甚麼戰爭,都牽扯不進內。於是我決定依計劃乘精品郵輪Au Co遊下龍灣,同在南海,可這北邊的一隅,卻有着天淵之別的和諧樂土,是一片海上的世外桃源。
記者、攝影︰林慧賢
下龍灣位於越南的東北部,有一千九百六十九座石灰岩島嶼屹立水中,在一九九四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二○一一年獲選為「新世界七大奇景」。當地傳說,昔日受外敵入侵,天降巨龍,口吐泡沫,化成一座座石山,抵禦敵人。大大小小的島嶼草木茂盛,此起彼落,構成一座水上迷宮,又因每座島嶼形態各異,而被稱為「大象」、「好鬥的公雞」、「屋頂」等,人在其中,如在水墨畫內。最知名的景點包括巨型鐘乳石洞Sung Sot Cave,以及最大的島嶼Cat Ba Island。
碼頭上泊了多艘大大小小的郵輪,我乘坐的Au Co是艘精品酒店郵輪,房間只得三十二間,有私人露台,當大部份小船,都在限定乘客的用水量時,它的房間浴室竟有浴缸供浸浴!地下大堂有水療中心及按摩浴池、二樓是客房、三樓是餐廳及陽台酒吧,雅致得像位千金小姐在海上婀娜而行。Au Co是下龍灣唯一一艘提供三天行程的郵輪,行駛遠至Bai Tu Long Bay、Lan Ha Bay及Cat Ba Island,包括觀賞鐘乳石洞、乘坐竹筏遊覽水上漁村Vông Viêng。在Cat Ba Island踩單車及遠足,閒時在船上學茶藝、烹飪、耍太極。每早,我被淙淙水聲喚醒,被群島環抱,空氣也是甜的,外頭甚麼熙攘煩擾都與我無關,頓時竟羨慕起灣內水上的漁民。
柳暗花明水上村
下龍灣是古代越南文化發源地,這裏現存四條漁村,共四百戶人家,住有老中青三代約一千名漁民。最古老的兩條漁村建於十九世紀,後來法越戰爭,令這片淨土翻起漣漪,迫使漁民遷上附近島嶼。戰事結束,漁民以膠筒和木條搭建房子,房子間又以繩索木橋相連,漁民以竹筏代步,靠捕魚及旅遊業維生,每當颱風季節時,漁民會遷回島上的房子暫居。最大的漁村名為Cua Van,就如鄉公所一樣擔起漁村之間的通訊、議事、平息糾紛的重任。
我乘小艇來到依島崖而建的Vông Viêng,這兒規模不大,只有六十二戶共二百五十人居住。漁村上有所學校,五至十二歲的學生都有,其他年長的都跑到陸上小鎮的學校念書。本來與世無爭,可是面對水中魚穫日漸減少的問題,漁民深明漁業不能持久,不能不尋求陸上支援,因而又衍生了水上市集,提供陸上來貨的食品及日用品,為漁民解決部份生活所需。當男人都跑到外頭捕魚時,女人們就成了觀光大使,戴起傳統竹帽子,撐着木筏載着遊客遊山玩水,順道撿起水上的垃圾,保護生態環境,因為這是他們的家園、他們的生活。
靜呷貢品蓮茶香
船上的日子過得很快,每天島上活動後,再開船往另一島駛去。最後一天,在Cat Ba Island踩單車參觀Au Co於島上的有機菜田,原來每天以「五行」為主題的膳食,都是利用這裏的蔬菜烹調的。每天黃昏,我們都會聚在甲板上,把酒看日落。此行認識了一對來自美國的老夫婦,全身連頭殼也是紋身的George,年輕時必定是個嬉皮士;Mary的雍容意雅,談吐溫文,年輕時該是名乖乖淑女,二人走在一起已經四十載,George跟我劈頭的第一句就說︰「我認識了Mary第三天便向她求婚了!」Mary甜絲絲笑說他見人就揚威。我問那是一見鍾情的衝動嗎?George語重心長說︰「那當然是因為我愛她,但我更加覺得Mary可以是我一世的好朋友,愛情是一剎那的衝動,友情卻是一輩子有基礎的情感。」他倆在下龍灣再次定下山盟海誓。
呷着船員為我沖泡的蓮花茶,那是越南名茶,昔日是皇室貢品。茶農待蓮花盛開時,把上乘的綠茶茶葉放在蓮蓬中,入夜後,蓮花緊合,茶葉吸取花芯香氣,多番重複,直至茶葉散發着天然花香為止,一公斤茶葉要用上一千朵蓮花才能製作而成。綠茶尚且要經千垂百煉,才能入口細膩芳香,醇厚順滑;下龍灣也要經風雨洗煉才成美景,更何況一段恒久深刻的情感,又豈是剎那激情可煉成。
Travel Memo 越南
簽證:
持特區護照或BNO均須簽證,費用$500,需3個工作天。查詢:2591 4510(越南駐香港領事館)
機票:
乘越南航空往河內,經濟客位每位$3,143起,已連稅。查詢: http://www.vietnamairlines.com(越南航空)
郵輪︰
Au Co郵輪三天兩夜Halong Bay and The Gulf of Tonkin Discovery行程每位$3,209起。 http://www.aucocruises.com
滙率:
1港幣約兌VND2,754(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幣)
官方旅遊網:
http://www.vietnamtourism.com(越南旅遊局)
鳴謝:Au Co Cru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