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覓土地未獲批 疑篤數

新覓土地未獲批 疑篤數

【本報訊】港府在長遠房屋政策報告大開「空頭支票」,設定未來10年興建48萬住宅。報告提及港府已覓得土地,在2025年前興建25.4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與29萬的目標有出入。數字同時惹「篤數」疑雲,審計報告今年4月揭發房署因土地不足,在2022年前僅能興建17.9萬單位,事隔8個月,長策報告卻可忽然大增單位供應量。港府消息承認,新覓土地並非「熟地」,仍需經城規程序。學者相信建屋目標的達標機會微。

4月審計報告指欠38公頃地

長策報告提出的公營房屋建屋目標,包括20萬公屋單位,以及9萬居屋等資助出售單位。港府在報告稱,目前覓得的土地,足以在15/16年度至24/25年度興建25.4萬公營房屋,與目標相距3.6萬間。惟未能達標的25.4萬單位數字仍有「篤數」之嫌,審計署今年4月發表的審計報告,查明房屋署未計其他資助房屋,手上土地僅足以興建17.9萬間公屋,在10年間要興建20萬公屋,尚欠38公頃土地。
對於事隔8個月,覓得的建屋土地大幅增加,政府消息人士否認「篤數」,但承認部份擬建公營房屋的地皮並非「熟地」,仍須通過規劃程序,並經城規會審批。港府在長策報告亦表明,政府覓得150幅在未來5年,擬興建21萬單位的300公頃地皮中,全部仍須修改法定圖則,同時要向自然環境開刀,當中有150公頃地皮位於「綠化地帶」。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蘇偉文指,長策會公佈47萬建屋目標時,發展局已承認土地供應無法配合,港府再將建屋目標增加1萬單位,除非社會對填海造地或發展岩洞等開發土地方案有共識,否則達標機會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