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bby達人】神奇小子曹星如 拳手成王之道

【Hobby達人】神奇小子曹星如 拳手成王之道

西洋拳擊在香港雖然植根已久,可是一直沒有職業西洋拳拳手,香港人甚至對拳擊這項運動認識不多。直至香港首位職業拳手曹星如的出現,拳擊開始變得多了香港人留意。而被拳壇稱為「神奇小子」的曹星如,他在11月戰勝了印尼拳手艾賓奴·沙保後,累積總共連勝15場賽事,並且獲得2014年度亞太區最佳拳手,成績超然。

打拳充滿天份,或許有部份原因是來自家族遺傳。曹星如的父親和哥哥也是業餘拳手,他自小便受父親的基本訓練,在學時亦曾參與業餘拳擊比賽並曾獲獎。可是,曹星如坦言小時候不太喜歡拳擊,從沒想過做拳手,只是視之為家庭活動,親人叫自己去試比賽便漫無目的地參加。畢業後亦有一段短時間閒賦在家,只幹一點搬運工。後來哥哥讓他往拳館當教練,但是學生對他實力的懷疑促使他開始認真練習。剛巧,那時候教練Jay打算將職業拳賽引入香港,因此讓曹星如開始接受職業訓練,包括把他送到菲律賓特訓。由那時開始,曹星如便有了根本的轉變︰「到職業比賽全程投入訓練時,到達比賽場地便很期待快點上擂台比賽。究竟我訓練了一個月的進步會是怎樣呢?我會很想去試,很想讓觀眾知道我練習了的東西,想表現給大家看。這與以前參加業餘比賽的心態完全不同。」

成為職業拳手出道後成績極佳,不斷連勝,難免產生驕傲心態。當到第8場比賽時,曹星如便遇上一位經驗較自己更老到的拳手,連續4個回合被他壓制,讓曹星如感到自己還沒夠火候。「起初的4個回合,我完全被他壓制,他不斷引我埋身然後痛擊我,更被他打到坐下。我當時立即想,自己訓練了這麼長時間,怎能讓自己這麼快敗陣。因此我像一隻牛般衝向他攻擊,可是依然不奏效。後來我冷靜下來,憑著體能和堅持一分一分地追回來,他打我一拳我回敬三拳,最後勝出。雖然如此,可是亦令我明白到自己只是剛起步,離目標距離依然很遙遠。」

長時間的比賽,難免累積傷患。曹星如指自己不怕受傷影響外貌,反而是害怕因為傷勢影響再次投入訓練的時間。因為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拳手要勝出比賽不能靠幸運,而是實力。訓練過程當然充滿辛酸,想知道曹星如的成王之道及對未來的想法,請留意下一集的《Hobby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