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滬港通滿月,表叔捧「名牌」,基金執平貨!滬港兩地股市終開通至今一個月,除交投持續冷淡令市場大跌眼鏡外,還有A股散戶鍾情的,原來並非國際企業,以金額計,50大港股通持倉中,只有三隻非中資股,排首位更是國產品牌漢能發電(566);相反,北上資金除掃入A股獨特企業,亦聚焦折讓的內險及內銀,明顯是基金手影。
記者:林靜
內地客透過港股通買賣港股,必然要透過中國證券登記持有,綜合中央結算截至上周五止四周的數據,由內地知名富豪李河君掌舵的漢能發電,為目前A股散戶持倉市值最高,達5.9億元,股權比例達0.54%,較騰訊(700)3.3億元市值持倉還高,爆冷成為最受歡迎港股。
北水買漢能 海通 雨潤
其餘高持倉股份大部份為內地人熟悉的一線品牌,包括海通(6837)、中石油(857)及民行(1988)等(見表);不過,不少被港投資者視為質素一般的內地二、三線品牌,同樣受到「表叔」青睞,如鳳凰衛視(2008)、雨潤(1068)及波司登(3998)等,目前持股市值分別達9,384萬元、8,566萬元及3,259萬元,雨潤持倉比例更達1.7%,其餘奶業如現代牧業(1117)、合生元(1112)及輝山乳業(6863)亦同樣受追捧,反映A股股民不單喜愛短炒,也鍾情名氣股。
至於北上買A股以基金資金為主,綜合多日上榜的滬股通十大活躍成交股份,大戶除以內地獨有的茅台、伊利及大秦鐵路等為目標外,亦主要炒作估值相對便宜的內銀及內險股,基金買貨考慮完全以基本因素及豐富資產組合作考慮。
買賣習慣大不同,買賣金額同樣有天淵之別。統計滬港通開車20個交易日,北向每日130億元人民幣額度,平均每日只用了25.3%;而南向每日105億元人民幣額度,平均每日只用了4.5%,同樣是A股受惠遠大於港股,而兩者買賣比例同樣約為77比23。
證券界倡放寬限制
中信里昂中國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張耀昌昨將滬港通冷淡反應,歸因於50萬元人民幣資產限制,令內地投資者卻步,他認為中央下一步或將考慮放寬相關限制,以及制定一個長線資金可流出中國的機制,才可吸引更多資金利用滬港通入市。
摩根環球市場策略師譚慧敏則指出,目前不少基金在文件上均未準備好買賣滬港通,加上自滬港通開車後,A股已累積巨額升幅,令以估值為考慮因素入市的機構投資繼續觀望,形成冷淡交投,惟相信滬港通成交可以一直穩步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