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獄全球過千香港都有三個

海洋地獄全球過千
香港都有三個

世界上有多個名為「死亡海域」(dead zone)的地方,無論是甚麼海洋生物,也很難於這個死亡海域生存。一項研究指,全球已知死亡海域超過400個,珠江口﹑香港的西貢牛尾海和吐露港亦榜上有名。

「死亡海域」定義是出現缺氧情況的海洋區域。美國史密森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一份新報告指,因海水升溫,阻礙海洋自我調節能力。加上美國及歐洲地區因農業管理不善,多餘的肥料在降雨期間流入徑流,進入大海,令海洋富養化,藻類大增。藻類在死亡後大量下降到深海,被細菌分解,同時消耗了大量的氧氣,使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而且,大量藻類繁殖,更會阻擋海底的生物進行光合作用,減低海洋含氧量。而墨西哥灣便有一片超過5000平方英里長的海岸,是一處不蕪之地,因密西西比河的農業活動頻繁,令海洋生物無法生存。

死亡海域是指海洋富養化,藻類大增,藻類在死亡後大量下降到深海,被細菌分解,同時消耗了大量的氧氣,使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的海域。

路易斯安那大學海洋協會主任Nancy Ralalais表示,墨西哥灣的漁業系統受到死亡海域的影響,拖網漁船不能捕捉到任何東西,使漁業產量大減。除了直接排污入海,工業化及汽車使用化石燃料也是元兇之一,燃燒釋放的氮氣會融於海水,降低含氧量。

全球已知的死亡海域超過400個,然而非洲﹑南美洲及亞洲仍未有充分的研究,史密森研究院估計,全球約有1000多個死亡海域,未來更會有所增加。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研究人員指94%的死亡海域將在本世紀末,即2100年,升溫兩度以上,進一步減低含氧量,令全球美麗的海岸走向荒蕪。

Smithsonian Science

一項研究指,全球已知死亡海域超過400個,如圖示的圓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