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至翌年2月長假期,都是港人外遊滑雪的熱門日子,亦是收最多滑雪運動創傷個案時段。港人大多是滑雪初哥,每年可能只滑雪一至兩次,久疏戰陣,甚至從未接受過專業教練指導,使港人成為滑雪場上的高風險一族。
流行病統計學數字顯示,滑雪的受傷發生率,大概是二百份之一。雖然滑雪整體受傷個案不算高,但當意外發生,往往形成較嚴重的創傷。七成半意外是滑雪時跌倒受傷,其餘是撞擊造成。由於越來越多青少年滑雪,他們往往勇於冒險和追求速度,他們受傷個案亦顯著增加。
可致骨折腦震盪
統計也顯示,遊客比當地人受傷機會大,相信是跟當地人滑雪技術、經驗,以至對周邊環境熟悉程度有關。初學者急性創傷的機會,自然比有經驗者高,但不少有經驗的滑雪愛好者,卻有不少慢性勞損性運動創傷,例如肌腱炎和骶髂關節炎等。
急性創傷中,以膝關節韌帶受傷機會最高,約佔整體受傷百分之四十,大部份是前十字韌帶或內側韌帶斷裂所致。箇中原因是當滑雪時,小腿和足踝被雪靴保護並緊緊鎖在雪橇上,當滑行時失重心跌倒,所有扭力會轉移至膝關節,引致韌帶斷裂,速度越高,受創程度越嚴重,例如半月板和軟骨受傷,甚至骨折。跌倒時,雙手下意識會撐開保護身體,亦經常因此令手腕骨骨折、鎖骨骨折,甚至肩關節脫位。這類上肢受傷個案,約佔整體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外,約有百分之二十五是頭、頸、脊椎受傷,雖然不少是較輕微的個案,但亦可引致較嚴重的腦震盪,甚或脊椎骨折等情況。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執行總監容樹恒醫生
隔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