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話:「唔做中,唔做保,唔做媒人三代好。」不過,喺網絡借貸似乎做個稱職嘅中間人先可以突圍。美國網絡P2P貸款公司Lending Club,由網絡借錢中介人起家,上星期喺美國紐約掛牌,省靚咗P2P網貸嗰招牌。
創立僅八年嘅Lending Club,定位清晰,一心要做個稱職中介人而唔係銀行。同近日打出名堂嘅call的App「Uber」一樣,Uber幫人搵的士,Lending Club就為有需要融資嘅客戶搭橋鋪路借錢。Lending Club點樣搵錢?就係靠收取交易費、服務費同管理費。例如交易費收入,即借貸息差收入,由2006年到2013年急速擴張十幾倍,平均息差都有4厘。
想借錢嘅中小企,繞過傳統金融機構、銀行,借貸融資更方便,簡化手續。願意借錢嘅人多咗,貸款人可以分散風險。傳統銀行業對於網絡P2P又唔使太擔心,網絡借貸仲未經歷過一個完整信貸同經濟周期。唔怕萬一只怕一萬,遇上一借無回頭嘅債仔,仲有嚟緊美國加息嘅影響,網絡P2P借貸嘅抗逆能力到時先知。
Lending Club首日雖掛牌報喜,比起招股價15美元勁升56.2%,但網絡P2P借貸宜家領先,冇話保證以往都第一。其他中、小型網絡P2P借貸公司都以Lending Club為模範,取長補短後創新路,Lending Club要諗計保持一哥地位。
C+B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