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身兼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昨提出政改方案新建議,倡議提名特首候選人階段,將建制派支持的兩名參選人,以及「反對派」支持的愛國愛港兼不與中央對抗的一位參選人,同放於一張名單,一次過由提委會半數通過而成為正式候選人。
林大輝斥兩個月諮詢期「交行貨」
其實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曾於今年4月拋出類似建議,指參選人應以一張名單,供提委會「一籃子」綑綁式表決,即提委會只可支持或否決名單;若名單不獲通過,特首提名程序須推倒重來。
陳弘毅昨指,特區政府應在第二階段政改諮詢,鼓勵各界參與設計既符合人大8.31決定、又能爭取大多數市民支持的特首提名及普選方案。方案須避免選出與中央對抗的人,免卻中央拒絕任命的「憲制危機」,同時也要具足夠開放性和民主空間。陳繼而提出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最理想做法,「是在參選的階段,建制派可以產生兩名建制派支持的參選人,然後再加一位所謂反對派願意支持、但同時又是愛國愛港的,但非與中央對抗的參選人,三個人一次過由提名委員會過半數通過,成為正式候選人」。
但陳強調,設定的提名機制需考慮如何解決首階段出現超過三個參選人,或名單不獲提委會過半數通過等情況,又指普選階段要計算白票,候選人須獲所有投票者過半數支持才可當選;若因為白票而沒有人得票過半,則可以視乎白票以外,哪個候選人得到較高票,決定誰人當選。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則在網誌指,街頭示威及衝突雖暫告一段落,並不意味市民間分歧得到修補,更不代表政改前景變得明朗,呼籲各界放下分歧,就2017年普選特首達成共識,令政府可着手推動2020年立法會選舉改革,否則後者會遙遙無期。
身兼工業界立法會議員的全國政協委員林大輝認為,政府擬在1月才就政改展開次輪諮詢、並只有兩個月的諮詢期是「交行貨」,沒有誠意可言,指政府應盡快開展諮詢,並應將諮詢期延長為三個月,以便集思廣益,促政府盡快約見雙學等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