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院選舉 執政聯盟擴大2/3議席控制權安倍大勝 營造修憲條件

眾議院選舉 執政聯盟擴大2/3議席控制權
安倍大勝 營造修憲條件

日本昨天(周日)舉行眾議院選舉,初步點票結果顯示,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及執政聯盟盟友公明黨取得壓倒性勝利,在475個議席中擴大「超級大多數」的2/3議席優勢,安倍不但可繼續執政,還讓「安倍經濟學」得以延續,更賦予安倍更大政治資金進行修憲,令日本朝摒棄戰後和平憲法第九條緊箍咒的方向邁進。

今次選舉改選295席,加上比例代表180席,有1,191位候選人競逐合共475個議席,候選人數目較上次少300多人。全國逾4.8萬個票站當地昨早7時在大雪中開放,寒冷天氣在各地造成交通不便,也令選民到票站投票的意欲不高,低投票率對執政聯盟較為有利。投票率約為52%,創歷來新低。

安倍把代表勝選的紅花,插在壁報板上自民黨友的名字上。路透社

延續「安倍經濟學」

投票甫結束,各大傳媒都立即公佈票站外調查結果,朝日電視台指執政聯盟贏得333席,而TBS電視台則說是328席,都比改選前的325席為多,但在沖繩縣四區全敗。不管調查結果如何,執政聯盟擴大眾議院2/3絕大多數議席(317席)控制權已是不爭的事實,背後政治意義極大,新潟縣立大學政治系教授山本吉宣表示:「這個勝利強化安倍的政治資金,讓他更容易處理棘手的議題。」
首先這讓安倍取得選民授權繼續管治到2018年,再加上過去兩年的管治,是近年執政最長的首相,是非常罕見。除了明年4月的地方選舉,執政聯盟下個挑戰是2016年參議院改選,讓安倍未來兩年可毫無顧忌地推行重啟核電、增加消費稅等不討好政策。再者,即使國家經濟受增加消費稅所累再錄得負增長,但選舉結果已意味選民肯定「安倍經濟學」。
不過選舉結果的最深遠影響,是安倍取得修憲的主導權。上月21日,安倍突然宣佈解散眾議院,教人意外,他多番強調是要為「安倍經濟學」爭取民意授權,但分析家指提早大選爭取選民支持「安倍經濟學」只是煙幕,實際上安倍是要趁民望佔優時,將眾議院的絕對大多數控制權延續至兩年後的參議院選舉,以便推行他的保守政治議程──修憲。
《產經新聞》上周五發表《修改憲法在望!自民黨眾院議席超越2/3,首相真正目標何在?》的分析,指安倍下個目標「無疑是在參議院取得2/3議席以確保修憲勢力」,而修憲議題將是國會今後最大爭論點。

謀摒棄和平憲法擁軍隊

安倍在競選期間多番迴避傳媒質問,拒絕將大選與修憲扯上關係,但要留意安倍早在7月已捨難取易,透過內閣決議修改憲法解釋以解禁集體自衞權,如今手握修憲主導權,相信他將向和平憲法第九條開刀,改寫日本永遠放棄戰爭的條文,讓日本擁有真正軍隊。
安倍在自民黨大勝後,接受朝日電視台訪問時不諱言說,修憲是自民黨的一貫目標,將積極營造修憲條件。安倍自2012年底上任後,日本與中國關係因東海和釣魚台主權爭議而惡化,若安倍將這次大勝解讀為是對北京強硬立場的授權,意味未來中日關係只會進一步惡化。
日本放送協會/ 《產經新聞》/ 中新網

安倍下個目標是在參議院改選中取得參院2/3議席控制權,以便進行修憲。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