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77周年,內地舉行首個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同時在南京8個遇難者叢葬地舉行,全城警聲大作,車輛停駛,行人駐足,聲勢浩大,規格空前。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集會上,不點名地批評日本有人竄改侵略歷史,否認戰爭罪責,同時又大談和平,稱公祭不是要延續仇恨,中國不會因一個民族中有少數軍國主義分子發起侵略戰爭,就仇視這個民族。
上午10時,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和平廣場舉行,解放軍三軍儀仗兵持槍肅立在公祭台兩側。公祭由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主持。在《安魂曲》聲中,禮兵將8個巨大花圈安放在「災難牆」前,77名青少年宣讀了《和平宣言》。隨後,習近平攙扶着大屠殺倖存者代表、85歲婦女夏淑琴,以及罹難者後代、13歲男童走上公祭台,為國家公祭鼎揭幕。
車輛停駛鳴笛致哀
同一時間,南京全城交通信號燈同時變紅,上空響起防空警報聲,主城區範圍內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停駛鳴笛致哀1分鐘,火車、船舶同時鳴笛致哀,市民就地默哀。有報道稱,該警號聲為世界最大規模的防空警號。
習近平在15分鐘的講話中稱,南京大屠殺是二次大戰的「三大慘案」之一,是反人類罪行,屠殺鐵證如山,不容竄改。他言有所指地說,否認戰爭罪責就意味着重犯。雖然戰爭罪責在少數軍國主義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侵略者的嚴重罪行,一切美化侵略戰爭的言論,無論說多少次,說得多冠冕堂皇,都是對人類和平和正義的危害。任何人若否認,歷史及13億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
接着,習近平話鋒一轉,稱中國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代友好下去,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3,000隻和平鴿飛上藍天
儀式最後響鐘三響,3,000隻和平鴿飛上藍天,寓意對30萬死難者的追思。二戰中國戰區和遭受過日軍侵略的亞洲國家駐華使節代表,也應邀出席公祭儀式。舉行公祭儀式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南京城西江東門,原為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同日,南京還先後舉行世界和平法會及為死難者守靈的燭光晚會。
在過去20多年裏,內地每年都舉行南京大屠殺公祭活動,今年首度升格為國家級紀念日,由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和中央軍委的名義舉行,也是中共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公祭。
中日關係近年幾近冰點,一個月前,習近平在APEC北京𥧌會期間,曾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並握手,被外界認為是中日關係有望解凍的信號。
新華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