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兄每次贈書都會用鋼筆落下他那秀麗的上下款,那便是墨寶了。每次看到他的字蹟,總想現在還有多少人用鋼筆。
曾幾何時,鋼筆是身份象徵,小孩子能用上鋼筆了,也代表他長大了。那時候,戴眼鏡,衣袋裏插一支鋼筆,就是讀書人的形象了。這種形象代表了知識、斯文,那是個尊重文化的時代,孩子讀書選科還有許多家長鼓勵去讀文學和歷史,不似今天這麼實惠,一定要做律師做會計師。
所以那時的醫生和建築師,也都有很好的文科根底,人們找女婿,也喜歡找個斯文的讀書人,也就是戴着眼鏡,在口袋裏插着一支鋼筆的年青人。雖然戴着眼鏡插着一支鋼筆的人當中也有些靠不住的,但會得用此道具,還是易入丈人丈母娘法眼。
那時候,鋼筆也是貴重的證物,一支「派克」鋼筆便是重器了,如非被器重,難得如此大禮。這又多是長輩送給小輩的禮物,饋贈之外,還有殷切期望的意思,希望受禮的孩子學業亮麗,人生長進。意味雋永。
時移世易,到得今天,大家都在電腦上寫字,接觸紙筆的機會越來越少,用鋼筆的人更是鳳毛麟角,藍黑墨水的字蹟也越來越罕見,每次見到,都十分欣喜珍惜,遲早都是古董了。會得玩味之人,遲早也是古董了。都矜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