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昨午在海富中心天橋不斷警告市民趁最後機會離開佔領區,82歲的麥婆婆卻堅持坐在夏慤道的石壆上,晚上亦主動到最後陣地,直至被拘捕。她說:「學王丹話,唔想啲學生仔孤單囉」。
拄着柺杖、背着背包的麥婆婆對被捕處之泰然:「拉咪拉囉,有咩好怕喎」,想想又對記者說:「你同事都被打,話佢襲警,你都唔驚啦」。婆婆健康欠佳,兒子也不太支持佔領行動,但無阻她遠由荃灣的家到佔領區支持學生。
學生流淚勸離開
在9.28警方以催淚彈驅散佔領人士當日、示威者衝擊龍和道及立法會防線時,她都有在旁支持學生,「個個都好關照我,成日叫我走,但見到啲學生好乖,夜麻麻都挑燈睇書,為民主瞓馬路,被打到背脊傷晒,我好心痛呀」。
原本擔心被拘捕、就讀城大的梁同學,因勸導麥婆婆離開而留下,但婆婆不願離開,反促流着淚的梁同學先走,「你喊咩?你俾人拉就返唔到學,我一大把年紀又唔使做功課,拉就拉,怕佢咩」。梁同學最終無奈與麥婆婆道別。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前兼任講師陳慶源自警方廣播警告後,就陪伴着麥婆婆,確保其安全。同樣無懼被捕的他認為,清場只是拉長戰線,相信日後會出現全面的不合作運動,「我對香港嘅年輕人好有信心,政府的確係失去一整代人,年輕人會用唔同方法去抗爭。政府再唔改,怨氣積累落去,都好難管治」。
陳慶源以台灣近來的九合一縣市選舉為例,國民黨大敗,與香港回歸後的不穩定政局亦有關係。台北市由無黨派候選人柯文哲勝出,更是值得香港借鏡,「台灣公民社會發展得比香港好,跳出依賴政黨政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