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格森示威者
美國密蘇里州弗格森鎮白人警員威爾遜8月槍殺手無寸鐵黑人青年布朗,觸發警民衝突,即使警方動用軍事級裝備鎮壓,亦阻不了示威者的怒火。當大陪審團11月決定不起訴威爾遜,令全國譁然,觸發全國性反種族歧視示威,之後紐約市大陪審團也對白人警員殺死販賣私煙黑人一案不提起訴,更將這場反種族歧視示威推向高潮。
《時代》形容弗格森的示威「就像燎原星火」擴展至全國,是一場足以重塑警民關係的新民權運動,最終更可望拯救更多性命。
俄羅斯總統普京 (Vladimir Putin)
普京可說是今年國際新聞大紅人,從年頭到年尾都佔據頭條。2月索契冬奧,普京豪花500億美元(3,900億港元)主辦,要世人見識俄羅斯盛世,3月回應烏克蘭變天,策劃派兵閃電吞併克里米亞,之後支持烏東親俄武裝搞分離活動,7月涉擊落馬航MH17客機,令俄羅斯進一步受西方制裁,使盧布匯價急挫。
縱使俄羅斯為此付出沉重經濟代價,但為了振興「新俄羅斯」,民眾都認為是值得,而普京自己亦「不想再跟制度玩,而是開始向制度作出挑戰」。
伊拉克庫爾德族自治區政府總統巴爾扎尼 (Massoud Barzani)
繼承父親遺志要為無處立足的庫族人建立國家,但他把握機會逐漸實現這個建國夢想。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後,美國在伊拉克北部實施禁飛區,令伊軍從庫族地區撤走,使庫族得以自治。2003年第二次波斯灣戰爭,侯賽因政權被推翻後,他利用伊拉克政局動盪不穩而進一步鞏固勢力。
今年6月,「伊斯蘭國」(IS)攻陷大片伊拉克土地,他下令庫族戰士對抗IS,結果獲美國支持,並趁機奪取基爾庫克重鎮,令庫族跟伊拉克政府的勢力進一步此消彼長。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
馬雲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只有17名朋友跟他一起打天下;15年後,中國有5億人是阿里巴巴客戶,到今天,支付寶今年營業額達85億美元,還向其他新興市場進軍。今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掛牌,集資250億美元,寫下美股史上最大規模IPO的神話。
《時代》指,馬雲由一名教師到成為中國首富,靠的不只是企業家的野心和才幹,還有他對中國政治的了解。事實上,馬雲與中共高層關係密切,阿里巴巴據報有一群「神秘」股東,包括國家前主席江澤民嫡孫江志成等官二代。